稅務問題讓創業家沒有未來

友善列印、收藏

文 / 張馨

為吸引海外人才,台灣自2018年開始針對外國專業人士發放「」。獲得第一張台灣「就業金卡」的YouTube共同創辦人之一陳士駿,日前接受訪問時,以自身經驗談到,對於投資客來說,想要來台灣創業或是定居,其實都相當不容易,想在台灣創辦一間公司,會牽涉到許多稅務問題,投資風險相較於矽谷困難很多。

為什麼台灣沒辦法讓更多優秀的發揮?他說,台灣很多優秀的工程師願意為新創公司工作,比其他任何亞洲國家還多,在矽谷很少看到創業家、CEO、共同創辦人是從韓國、日本、新加坡、香港過去的,都是台灣。那為什麼這些台裔美國人會在矽谷開公司,卻沒有人要在台灣創業?陳士駿認為,其中的原因非常多,可能是礙於教育、法規,當初他只花了5天,就在2006年把YouTube以大約456億新台幣的價格賣給Google,這在台灣恐怕得拖上一年半載。

他的談話讓人想起葉揚春博士,他於2000年響應部號召,放棄美國令人羨慕的環境與工作,將DNA晶片技術帶回台灣報效國家,以技術入股方式進入一家公司,經過會計師簽證,也報請經濟部核准。後來他因為出售部份股票,主動國稅局報稅相關的問題,國稅局沒有任何回覆,一年半後,他竟然收到天價稅單!國稅局竟認定股票不是技術入股而是薪資所得,課以40%稅率並要求他繳納4百多萬稅金,經濟部認定是技術入股而國稅局卻認定是薪資所得,但結果卻是葉揚春的大好人生全毀!他因欠稅被,無法回到美國與妻小團聚,還欠下幾百萬,妻子因此非常不諒解,導致兩人。不但妻離子散,青春歲月與高超的科技研究成果都付諸流水。

科技入股原本是國家挽留人才拼經濟的方式,竟然成為國稅局追稅的陷阱。無獨有偶地,「台灣的愛迪生」L博士,當年也是應經濟部邀請,帶著1千多項專利歸國,L博士在國際間享有極高的知名度,他拿出一項專利申請「」,當時,從國稅局、經濟部、工業局到台中市政府全部都核准通過,他就申請作價,把這張價值3億的專利充作公司資本額,沒想到,他還沒享受到國家承諾的獎勵成果,在年底卻收到一張高達上億元的稅單!國稅局十分鴨霸,無視L博士的,連他提出的解決方法,如退回股票或將股票抵押給國稅局等,都被拒絕,完全不留任何活路給人民,L博士曾控訴,他名下所有的財產、銀行帳戶、房子,全部被查封、拍賣,上千張專利也遭查封,公司倒閉,他也無家可歸。

台裔美籍科技人才的遭遇如此大相逕庭,求才若渴的台灣是否應該深自檢討?留不住賺錢企業、人才出走的結果,只會讓國債警鐘再度響徹雲霄。




分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