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林蕙瑛教授
問:
小青和阿彭交往五年,雙方家長都認同,彼此相處也很愉快。但兩人走的方向不一樣,女生上了普通大學,而男生上了陸軍官校。這時女生發現,男生比較沒辦法把時間撥出來陪伴她,女生開始感受不到男友的陪伴,男生則因為軍校很忙,也沒辦法無時無刻陪伴。女生腦中乃浮現了一些想法,她發現阿彭其實比較不會製造驚喜給女生,比如說紀念日,生日這類的,頂多說個生日快樂。於是女生開始思考是否應該繼續交往,因彼此想要的東西不一樣,女生想要的,男生沒辦法給。
其實女生一直想要的是一個家境小康,學歷也不差的男生,重點是可以常常陪伴著她。會有這個想法是因姊姊嫁了職業軍人,過的很不快樂,每天都像是獨守空閨,沒人陪伴,她不想要這樣。但是女生又捨不得,畢竟男生也沒做錯任何事情,她很掙扎不知道怎麼辦,她覺得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因為雙方都沒有做錯事情,當真的分手之後,提分手的人會不會很內疚呢?
答:
五年的交往,在父母認同、朋友祝福、同學羨慕之下的戀情,已經有良好的感情基礎,但是兩個人個性本來就不同,這個階段也都在各自成長。在加上就讀學校的不同,時空阻隔的現實減少了相處,增加了彼此的思念,然而阿彭的生活被太多事情佔據,只能在有限時間與女友相處,而小青過度的思念與期盼逐漸轉成抱怨與失望,也激發她對這份戀情產生新的思考。
顯然阿彭是按部就班的老實人,不會讀女生的心思,也缺乏創意與想像,而小青又是需要時時陪伴,要改變一個人的個性是不容易的,如果五年沒有彼此潛移默化互相影響,而溝通多次也未見改善,則阿彭是個呆頭鵝,佳人之心已漸浮游不定了。
大學生還很年輕,對自我瞭解不夠,社會經驗亦不足,小青想要順著自己的感覺走當然沒錯,但又怕傷害到阿彭,因此建議她去找諮商心理師談談,多認識並瞭解自我,確定自己在追求一個什麼樣的感情關係,才能有自信去改造關係,或肯定自己主動分手的決定。並不是一定要一方或雙方有過錯,才要分手,發現不合適後因瞭解而分開,傷害其實是最小的。
作者簡介 |
林蕙瑛副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