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新竹地方法院邀請清華大學王教授道維到院為家事調解委員講授「生成式AI落地應用於家事調解」新聞稿
發布日期:114-02-12
發布單位:臺灣新竹地方法院
本院於114年2月10日舉辦了一場前瞻性的家事調解研習營,聚焦於將生成式AI落地於家事調解領域的應用。本次研習活動邀請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及人文社會AI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教授道維以及擁有豐富家事調解經驗的臺北地院資深家事調解員張銀海委員。研習營由家事庭蔡欣怡庭長主持,參與者包括本院家事調解委員、司法事務官、家事服務中心社工及法律扶助基金會家事領域之律師等約50餘人到場聆聽與交流。
王教授在演講中首先介紹了生成式AI的基本原理。他強調,生成式AI雖然具有強大的語言理解和生成能力,但仍需注意其限制,找到適合的應用場域才能發揮最大的效果。
最引人注目的是王教授介紹了專門為家事調解設計的AI助手「Le姐」(https://hssai-custodiai.phys.nthu.edu.tw),強調其如何結合了AI技術與實務經驗,為調解工作帶來新的可能性:Le姐能夠以有溫度的結構性對話,協助離婚當事人用自然口語的表達。在蒐集足夠的資料後,Le姐會轉化成法律的語言來進行親權裁判預測,藉由預測結果的解讀來幫助使用者了解如何從「子女最佳利益」來評估自身的狀況。Le姐也會提醒同住方應該謹慎的地方以及探視方可以多改善注意的面向,促進雙方作好友善父母。此系統也同時蒐集在全台各縣市的家事服務機構入口網站,能夠提供更完整的協助資源。
在現場實作環節,與會者有機會親自體驗Le姐系統的操作。這種實踐性的學習方式,讓參與者能夠更有感地了解AI工具如何輔助調解工作,同時也激發了許多實務應用的討論。一位在場的黃姓律師使用後,興奮地表示下午的調解庭就會推薦給當事人使用。她說:「調解最困難的就是如何讓當事人從情緒反應中冷靜下來看清自身的狀況,沒想到可以透過AI來協助達成!」,她並期待研究團隊能繼續開發出可以應用於離婚或其他家事案件的AI系統。
張銀海委員則分享了實際使用的心得與需要注意的地方。張委員強調「雖然當事人自行使用很可能會輸入偏袒自己的資訊,但是重點在雙方都有使用,就可以讓調解員更清楚看到雙方的態度與想法,針對核心的差異進行確認與釐清,減少不必要的情緒干擾,提高調解的成功率。」
本次研習活動現場討論氣氛活絡,充分展現出科技在司法應用上結合的創新精神,也為台灣司法系統的現代化發展開啟了新局面。本院將持續積極探索如何善用AI科技,為民眾提供更好的司法服務。
資料來源:司法院(https://www.judicial.gov.tw/tw/cp-1888-1251591-7083e-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