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楊春吉
本篇新聞報導內容:https://udn.com/news/story/7266/8068012
壹、從「塑膠公約國內法化」「農膜廢棄成災」「海中有垃圾島」到「搶救海洋生態新契機」「循環資源促進法草案、海洋污染防治法及其他相關法律內,相關新技術或研究發展獎勵之明定」(請參閱同名文 https://www.lawtw.com/archives/1181514;本文刊於2024年5月3日,其章節條次調整如下;本文為NO.1)
本節新聞報導內容: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4649107
一、「聯合國將通過塑膠公約,環境部:將擴大限塑」與「塑膠公約之國內法化」(請參閱同名文 https://www.lawtw.com/archives/1180716)
本節新聞報導內容:https://udn.com/news/story/7241/7913736、https://taise.org.tw/news-view.php?ID=2851、https://www.greenpeace.org/taiwan/%E6%B8%9B%E5%A1%91/%E6%8E%A8%E5%8B%95%E5%85%A8%E7%90%83%E5%A1%91%E8%86%A0%E5%85%AC%E7%B4%84/
根據2024年4月21日之報載 https://udn.com/news/story/7241/7913736, 呼應今年地球日主題「地球與塑膠」,環境部部長薛富盛21日表示,台灣已從2002年的每年耗用200億個購物用塑膠袋,減少到了100億個,隨今年聯合國預計會通過「塑膠公約」,環境部將會擴大限塑範圍,朝2030年禁限用四類一次用塑膠製品為努力方向。
環境部攜手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荒野保護協會等民間團體及地方政府,21日在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共同辦理「2024地球日減塑有我x蔬食無痕家庭日」活動,以互動演出與闖關遊戲等活動呈現塑膠污染問題,並腦力激盪如何身體力行減塑綠生活。
環境部部長薛富盛指出,隨著限塑法規的執行,許多民眾改變生活習慣,自備環保袋、環保杯、餐具等堅持在生活中減塑,台灣已從2002年的每年耗用200億個購物用塑膠袋,減少到了100億個。但要突破瓶頸,需要每個人有改變生活習慣的決心。薛富盛指出,聯合國「塑膠公約」預計今年底即會通過,臺灣身為國際間負責任的一份子,必須跟隨世界腳步,環境部將會擴大限塑範圍, 2030年禁限用四類一次用塑膠製品為努力方向。薛富盛強調,雖然塑膠的確方便,但造成了海洋廢棄物問題,「向海致敬」行動在各界的努力下減少了臺灣海洋與海灘的垃圾,但海洋內的塑膠微粒仍在影響健康,不僅是環境問題,亦是健康問題。
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指出,從日前一場大雨可見,溫室效應造成三小時下了過往三天雨量的極端氣候,再好的水利系統恐怕都趕不上,更顯減碳的重要。檢視臺北市的排碳,75%在用電、20%在交通,另有5%在垃圾處理,因此北市必須要在減塑與節約能源努力。慈濟慈善事業執行長顏博文提倡以「減塑加素」與無痕行動來愛護地球,除了減塑更建議多用蔬食。台北慈濟醫院院長趙有成指出,醫界近年觀察到小朋友發生神經症狀比以前多,原因是海洋塑膠污染循食物鏈回到人體,因此建議多吃蔬食以維持健康。
活動現場安排有宣導攤位及闖關遊戲與民眾面對面交流減塑知識,午後在露天音樂臺區更有一系列互動音樂表演及兒童劇團舞臺劇。「減塑有我」舞臺劇將引領大朋友、小朋友察覺原來日常生活常因過度追求便利卻製造一次性餐具與廚餘等廢棄物,並促進大家一同思考如何做才能減少使用,藉以解決這些大量的一次性塑膠製品對環境造成的負擔,鼓勵民眾落實減塑行動,適合全家大小一同參與。
就此,本文認為,基於環境權及其內涵(註一)之積極實現,除「擴大限塑,須併行考量限塑對象之負擔能力」及「相關法令或措施,須分别通過立法上或適法上之檢視(註二)」外,我國雖非聯合國成員,無法直接適用該塑膠公約(縱簽署送秘書長處,也無獲其接受),但如同兩公約及其他國際公約一般,以施行法之方式,使該公約實體規定,因而適用於我國(即國內法化,註三);環境部、行政院及立法院,得思考之。
二、農膜廢棄成災,政府回收淪口號 (請參閱「塑膠公約國內法化」與「農膜廢棄成災」一文 https://www.lawtw.com/archives/1181014)
根據2024年4月25日之報載 https://udn.com/news/story/8833/7921697,農民種植鳳梨、西瓜及草莓等作物時,大量使用「農業用塑膠膜」(簡稱農膜),每年產生超過一點三萬公噸,近年政府雖推動廢棄農膜回收,但記者走訪八個縣市調查發現,全台缺乏統一回收機制,且有意願回收的廠商寥寥無幾,導致農民自行處理廢棄農膜而衍生亂象。這些廢棄農膜往往被農民燒成灰燼,不僅產生戴奧辛空汙,碎片更大量拌入農地土壤中,造成二度汙染,專家直言「農膜汙染像是慢性中毒」,政府農膜回收淪為口號,最終由全民的健康付出代價。
「塑膠布收一收,載去那邊燒掉啊!」屏東縣車城鄉溫泉區四重溪畔,知名冬季西瓜產季已結束,一名農夫站在田埂指著遠處說,收起農膜後,因鄉公所與清潔隊未協助清運,他便載去附近的「垃圾場」偷偷燒掉。
記者直擊,該處棄置硫酸銨肥料袋等農業廢棄物,地面因焚燒廢棄農膜而斑駁焦黑,散布黑色碎屑,還可見大量未完全燃燒的農膜,空氣飄著化學味。
來到濁水溪邊的雲林二崙鄉間道路,也堆置大量瓶罐和焚燒後的農膜。一名西瓜老農說,農膜無法分解又難以回收,所以集中燒掉,「火要小一點,如果燒得冒大煙,環保局當然會來抓。燒完會黑黑的,變成灰啊!」南投草莓產地國姓鄉,也有農民會在烏溪邊焚燒農膜。
環團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分析,農膜混摻其他種類廢塑膠及泥土,若有含氯物質,焚燒會產生大量有毒「戴奧辛」;其為世衛組織認定的一級致癌物,人體攝入後難以排出,有「世紀之毒」惡名。農膜混雜泥土,因兩者熱值不同,會造成不完全燃燒,釋出有毒的多環芳香烴。
另有不願回收的農民,則將農膜分拆成較小體積「藏」進垃圾袋,扔進清潔隊一般垃圾車;這些塑膠膜將進入焚化爐,同樣走向燒毀命運。高雄市美濃區一名農產銷人士說,部分農民會將農膜「化整為零」送上垃圾車:「這次丟一包,明天丟兩包,這條清運路線丟一包,那條線丟一包;因為綁在大垃圾袋裡面,清潔隊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那是私底下的默契。」
環境部資源循環署循環處理組組長陳俊融表示,燃燒農膜會造成空氣汙染和臭味,「不希望農民用露天燃燒,處理農業剩餘資材」;如果依正確原則回收,其實農膜是可以循環利用的資源。他提醒,將農膜棄置路邊,若汙染地面或有礙環境衛生,可依「廢棄物清理法」開罰一千二百元至六千元。
就此,本文認為,除「農業用塑膠膜(農膜)如任意燃燒,會造成空氣污染及臭味,自應禁止,並依法稽查取締,及強制回收」外,其他塑膠廢棄物及其衍生之有害物質,對全球環境(含海洋)、台灣環境、人與其他動物、植物之影響及危害,確實已很嚴重(例如海洋內竟有垃圾島 https://www.gvm.com.tw/article/43681、海洋中的魚類也時常吃到塑膠廢棄物等垃圾 https://youtu.be/wX0KDNpadGg?si=P6ve4R2vxDmms9aw,並受到重金屬之污染 https://tw.news.yahoo.com/%E9%AD%9A%E8%82%89%E6%9C%89%E9%87%8D%E9%87%91%E5%B1%AC-%E5%90%83%E4%B8%8D%E5%90%83-%E9%86%AB-%E4%B8%AD%E5%B0%8F%E5%9E%8B%E9%AD%9A%E9%A1%9E-%E9%A4%8A%E6%AE%96%E6%BC%81%E6%9C%80%E5%AE%89%E5%85%A8-065106326.html 等),而且此種塑膠廢棄物所生之污染,隨著水及海洋潮流之傳播,也成為全球性問題,並非僅止於台灣及其四週沿海,爰塑膠廢棄物及其衍生之有害物質,仍須全球所有國家及全人類進行消除及防制,而台灣及台灣人民身處地球村之一員,自不得旁待,爰仍須思考「塑膠公約國內法」之問題,並於國內法後,積極實現該公約規定及內涵,期得使環境權、後世代權及其等內涵更加落實,並保障人民之生命與健康。
三、搶救海洋生態新契機!海大團隊發現能分解塑膠的新細菌
根據2024年4月22日之報載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4649107,今天(22日)是世界地球日,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公布海大海洋生物研究所助理教授何攖寧研究團隊發現具分解塑膠、去除柴油能力的新細菌株,將持續研究這株新菌種獨特代謝能力,開發新的生物環境修復策略和生物產品,提升環境保護和資源再利用的功效。
海大指出,全球每年有高達800至1200萬噸的塑膠垃圾流入海洋,嚴重影響環境生態。這些垃圾受海浪拍打會釋出許多塑膠微粒,不僅會進入生物食物鏈,也讓海水吸附更多的有機污染物,形成海洋塑膠生物圈,養出增加疾病傳播風險的微生物。
何攖寧投入開發海廢生物圈監測系統,觀測黑潮海域的塑膠生物圈生態情形,並使用第3代高通量定序及化學代謝體等技術,鑑定海洋微生物。
何攖寧帶領海洋細菌基因體與環境生物科技研究團隊,發現具有分解塑膠及去除柴油能力的新細菌株 Oceanimonas pelagia NTOU-MSR1,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國際期刊《Antonie van Leeuwenhoek》,將進一步探討具體分解機制與分解效率。
何攖寧說,未來全面性的研究 NTOU-MSR1 的環境修復與商業潛力,期望充分利用牠獨特的生物化學能力,開發對環境保護和資源再利用的實際應用方式。
這株能夠分解塑膠及去除柴油的大洋單胞菌屬(Oceanimonas)新菌株,是何攖寧和團隊從台灣北部海岸的海洋沉積物中分離取出,為革蘭氏陰性、需要氧氣且具有運動能力的細菌。新菌株展現高度的環境適應能力,能夠耐受高鹽度,在廣泛的溫度和pH條件下也具有良好的生長能力。
就此,本文認為,有關「去塑」新技術之研究發展及其獎勵,如「該技術或研究發展之方向,並無錯誤」,對於海洋生態之維護,確實有助益。
但獎勵因係給付行政,也須符合平等原則及法律保留原則 (註四),爰自須在資源循環促進法修正草案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403310022.aspx、海洋污染防治法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O0040026 及其他相關法律內,明定「與去塑或去除其他污染有關新技術、研究發展之獎勵規定」,以積極實現環境權、後世代權及其等內涵,及保障人與其他動物之生命與健康。
貳、2025年將擴大限塑! 《全球塑膠公約》成重要參考指標
而本新聞報導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8068012:「我國自2002年起推動限塑政策,管制塑膠袋及免洗餐具,2018年提出限用一次性塑膠製品時程表,包含塑膠購物袋、免洗餐具、飲料杯與塑膠吸管,2020年擴大限用,預計2025年達到全面限用、2030年全面禁用的階段性目標。環境部表示,明年的擴大限塑方案仍在討論中,也將納入今年底的《全球塑膠公約》內容作為參考。
環境部前部長薛富盛今年4月於立法院答詢表示,現已納管14類場所不得免費提供塑膠袋,不過卻只涵蓋不到2成的使用量,因此規畫明年起將把攤販、傳統市場、早餐店等塑膠袋使用大宗者納入擴大塑膠袋限制對象,預計明年將對此進行修法。
另根據統計,我國2023年塑膠袋內銷量達20.8萬公噸,較2022年還增加1300公噸,目前有近9成手搖飲料店提供外帶飲料使用塑膠吸管,顯見減塑政策執行成效仍然有限。
資源循環署永續消費回收組組長李宜樺表示,減塑政策持續推動,明年擴大限塑和修法草案目前都還在規畫當中,原則上看今年底《全球塑膠公約》(Global Plastics Treaty)的討論結果,環境部會一併參考並納入明年擴大減塑的方案中。
2022年聯合國環境大會與會成員決議開啟討論,目標在2024 年底前完成《全球塑膠公約》的協商工作,該公約意在消除環境的塑膠危害,並於2040年前透過管理塑膠整體生命週期預防、減少和消除塑膠汙染,以及藉由塑膠廢棄物的管理與再利用,促進環境永續發展。」內,環境部即言「塑膠公約」是重要參考指標,則如未來「塑膠公約」生效後,我國以施行法方式,使「塑膠公約」國内法化,自是更佳。
【註解】
註一:環境權及其內涵之相關說明,請參閱「公民訴訟」納「溫管法」https://www.lawtw.com/archives/653432 等文。
註二:立法上及適法上之檢視,其相關說明,請參閱台灣禁「TikTok」?https://www.lawtw.com/archives/1175639 等文。
註三:國內法化之相關說明,請參閱難民地位公約之國內法化 https://www.lawtw.com/archives/1079532 等文。
註四:給付行政之相關說明,請參閱給付行政與平等原則 https://www.lawtw.com/archives/1125570 等文。
作者簡介 |
楊春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