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00940之亂 看財政、金管機關的怠惰

友善列印、收藏

文 / 吳鵑夢

最近,一檔ETF(00940)吸引眾多投資人搶購,傳聞有人將定存解約,或拿房子抵押貸款,連出家人都搶買,甚至還未就已出現“00940自救會”社團,被戲稱為00940之亂。

這不禁讓人想起1980年代的鴻源吸金案和大家樂。當時合法投資管道不多,1981年以投資公司名義成立的鴻源機構,以誘人的高利率吸引民間游資將近新台幣1000億元,從事高利貸放款,投資人以國軍退伍軍人與公教人員居多。但在1989年,立法院修正之後,開始強力查緝地下投資公司,鴻源機構營運因而開始走下坡,1990年突然倒閉,造成台灣金融體系動盪不安,許多人甚至賠上畢生積蓄。而另一項全民運動—大家樂,則是士農工商、販夫走卒,甚至企業家、、公務人員為求致富,四處求神問明牌,以至勞動市場出現週期性怠工,中獎者無心生產,賭輸者也無力工作,造成許多人傾家蕩產。

追求財富乃人之常情,投資者尋找更多的投資管道,於是金融機構為了創造更大的獲利,不再只是經營傳統的存放款業務。而是將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業整合成立金融控股公司,設計各種衍生性金融商品吸引投資者。但金控公司為了利益,互相競爭,自然也就弊端叢生,監守自盜、非法挪用資金、收受回扣、違法放貸,時有所聞。

立法委員王世堅日前質詢金管會主委時揭露,2019年至2023年,金融法中規定要充份揭露風險,但被檢舉金融商品有爭議的,共有1390件,評議人有理由的為97件,卻沒有任何一件送金管會裁處,僅裁罰3件罰金共5600萬。光是2023年,14家金控就大賺3652億,5600萬的罰款根本就不痛不癢。王世堅委員並指出,金融裁罰的錢進入金融監督管理基金會,成為小金庫,未受到國會監督。但金管會主委解釋:罰款歸國庫,基金是根據組織條例,定期每年從金融業的營業收入提撥一定的比例而來。原來,金控公司賺越多錢,提撥給基金會的金額就越多,難怪王世堅委員覺得有爭議、怪怪的金控公司,卻是銀行局眼中的乖寶寶,處罰自然不能太重。

而立法委員柯志恩,就數位發展部打詐成效不彰的議題提出質詢時,行政院院長則脫口而出:股票漲到2萬點,你不喜歡嗎?針對這個問題,行政院主計總處主計長朱澤民表示:我一點都不開心,因為我沒有買股票。但我管國家財政,所以很開心,因為證交稅會增加。雖說,投資有風險,基金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就連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也開口示警“羊群效應”,提醒大家別一窩蜂搶進,但在媒體的推波助瀾之下,即使知道人多的地方不要去,但還是很多人拼命想要擠進去。

行政機關坐擁小金庫,刻意忽視背後的危機,官員還混淆視聽,將股市上漲、稅收增加視為政績,豈不是要人民反過頭來把政府的怠惰與無能,當作德政?




作者簡介

自由業



分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