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大會於疫情後首次舉行實體會議 議程滿檔

友善列印、收藏

文 / 法促會新聞中心

(法促會新聞中心)

聯合國大會9月18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召開,這是後首次舉行實體會議;大會議程雖滿檔,但中國、俄羅斯、英國、法國和印度領袖缺席,可能影響各國合作的議程;拜登總統19日在聯大發講說,談「多邊主義重啟」,但面對美國國內外面臨重大問題未決的他該如何領導全世界,也成為外界關注焦點。

紐約時報報導,聯大在烏克蘭遭俄國入侵第二年的陰影下開議,同時全球面臨一系列氣候相關的災難,全球分歧加劇,多重障礙導致國際間緊張情勢升高,抵銷各國解決問題的努力。

在全球局勢緊張之際,拜登成為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中,唯一出席會議的領袖,五常分別為美國、俄國、中國、法國與英國。

因應各國訴求,聯合國已安排討論氣候變遷、主權債務紓困等議題,並將設法幫助深陷困境的國家實現聯合國關於繁榮、健康、發展、教育和性別平等的發展目標。

除了烏克蘭議題,聯大還會著眼未開發和已開發國家漸增的訴求,這些國家因為國際聚焦烏克蘭戰事,變得不受關注且金援縮水。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上周表示,「我們在人類面臨巨大挑戰,從氣候緊急情況惡化到衝突升溫,物價危機、不平等與科技破壞性創新日益增加之際開會,大家期望領袖設法解決紛擾。」

古特瑞斯坦言,考量全球分歧的程度,聯合國領袖齊聚一堂變得困難。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國總統普丁已連兩年不出席聯大,法國總統馬克宏、英國首相蘇納克和印度總理莫迪今年缺席。

拜登19日在聯大發表演說時,預料再次捍衛民主,呼籲全球力挺烏克蘭,但他在國會也會面臨眾院共和黨的阻撓。此次聯大開會恰逢美國選舉季,而尋求連任的拜登正面臨多項內政問題,包括聯合汽車工會(UAW)持續,國會彈劾調查,以及他兒子杭特(Hunter)被起訴等紛擾。

第78屆聯合國大會登場,與最近幾年相比,今年大會並沒有類似新冠疫情、俄烏戰爭等明確的單一危機做為議題焦點。今年聯合國大會舉行之際,俄烏戰爭仍在進行,非洲西部、拉丁美洲則爆發新的政治危機,疫情餘波盪漾,動盪,貧富不均更加嚴重,地震、洪水、野火等天然災害則是一波波出現。

多邊主義的運作是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產生,成立宗旨在於讓和平永遠持續。本周大會將有機會讓平常在國際上受到忽略的國家得到世人更多注意,聯合國大會也提供中立平台,讓各國元首能在場邊舉行峰會。

巴西總統固定在聯大首先上台,在一般性辯論第一個發言,傳統源於1946年1月10日在倫敦召開的第一屆大會。接下來每年大會巴西便根據慣例,保留首先發言的權利。身為地主國的美國通常排在第二個發言,但去年拜登由於參加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喪禮,將演說順序往後挪。【泰國世界日報】




分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