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尹章義教授
後排的小矮子,連戲檯都看不見,
還想當戲評人?
趙翼(甌北)的四句<論詩>,一針見血!
1,支眼須憑自主張,
2,紛紛藝苑說雌黃;
3,矮人看戲何曾見,
4,都是隨人說短長。
趙翼(1727~1814)
“論詩‘’五之三,七言絕句,著作年代不詳。
一,先師杜維運先生(1928~2012)是研究趙翼(甌北)的專家。我繼承了先師在輔仁,東吳的“史學方法”課,對於先生的“”起家處“”也略知一二。先師授我
“”日知錄“”,
也因為新莊修志紀念升格,我尊奉行校命,改行研究臺灣史(寫地方志),“”史學方法“”.“‘’日知錄研究”‘’兩書,積稿盈尺,尚待整理出版。
二,甌北是著名的史學家,文學家,詩人,他的詩評、詩論
“”甌北詩話“”人手乙冊,“”論詩“”連作五首,更是膾炙人口,
1,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2 ,‘’到老始知非力取,
三分人事七分天”。
都是入木三分!
二,“”論詩“”之三的3,4兩句特別有意思。古人看戲,除了三面的樓上包廂,大庭並無臺階設計,後排的矮人伸長了脖子,踮起腳跟也看不到戲臺。
第一句“眼見為憑”做不到,戲園子暄嘩吵雜,評起戲來“都是隨人說短長”,缺乏事實基礎,評論當然荒腔走板!
三,甌北的說法,基本上是:“”事實vs說法”,也就是一般方法論中所謂的“原手訊息 vs轉手訊息”。
四,假設只有两段,問題就簡單了!
搞清楚人、事、時、地、物,就可以信口雌黃了!
五,實務上沒有這麼簡單。客體有人事時地物的問題,主體也有!那麼,訊息傳了幾手?
每一手加上幾句話,各抒己見,不但事實消失,原始訊息也消失 了!
六,Google 和臉書上的訊息都傳了幾手?
3~x都有吧!
七,我自己po文都帶上原始證據,假如這是180cm,我希望參與者,不要矮於150cm, 若不然,就不要談事實,只談感覺!交個朋友,大家開心就好!
作者簡介 |
尹章義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