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知、無能、無心、還是存心不良?

友善列印、收藏

文 / 施正鋒教授

蔡英文總統任期強弩之末,應該是算帳的時機。照說,大選政見如果不是參考用的,應該拿來當檢驗的標準,可惜,政客多半假設選民的記憶力不好,選上再來盤算哪些可以應付了事。退而求其次,從當選到520有4個月,就職演說的國政藍圖至少是起點;要是嫌4年不夠,支持者給你迎頭趕上的機會,連任演說再確認,總不能食言而肥。

蔡英文一開頭誓言「為年輕人打造一個更好的國家」,畫大餅結構轉型、、社會公平、區域和平、及地球公民,4年後把重點調整為國家建設、與民主深化兩大項,不知道她還記得多少初衷?不管食衣住行,老百姓真的有過得比較好?軍公教與農民的相對剝奪感又是誰造成的?年輕人乞求居住正義,竟遭受綠朝新貴無情調侃?

蔡英文細數政績,雜亂無章。她自詡「執政7年,重新定義台灣,讓世界重新看見台灣」,不過,世人恐怕不解,台灣竟然淪為強權的棋子、變成一個火藥庫。此外,各路說客呷好道相報,怎麼會有如此盤仔政府,人家的衛生部長來賣萊豬,還以為是來送疫苗的?更可悲的是軍火商隨著大哥政權轉移,竟然可以頤指氣使,還敢厚顏「國防自主」?

蔡英文自誇「改造國家」,我們只看到倚多為勝,把法治當作威權統治的工具。所謂「前瞻基礎建設」,既不前瞻、更非基礎,凸顯執政黨縣市的揮霍奢侈,排擠真正的建設所需。夸夸而談建設,儼然是黨內派系「藏富於民」之道,奢談2050年淨零轉型。美國既然已經明言短期內不再簽,台美貿易倡議也不過是棒棒糖。終究,只看到施小惠般的加薪、減稅。

回顧蔡英文2016的「點亮台灣」,是智庫分組討論的彙整,最後再親自與各召集人敲定,然而,上台執政後可能失憶、走調、甚至於背道而行。以的9大政策主張而言,主軸「穩定實質的原」,先是承諾「逐步推動自治」,後來裝聾作啞、不見蹤影;至於得寸進尺,以行政命令刻意排除百萬公頃原民傳統領的開發同意權,引起族人公憤,凱道抗爭已經2269天。

蔡英文高談闊論「和平是兩岸唯一選項」,空嘴哺舌、空谷足音;既然把「」當救命神丹,又何來「戰爭不是選項」。沒錯,「和平不是卑躬屈膝」,然而,對於大哥言聽計從,把國家利益置於他國之下,究竟是無知、無能、無心、或存心不良?最後,確診死亡人數1.9萬,這些要跟誰要?




作者簡介

施正鋒教授
學歷:美國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政治學系博士、美國Iowa State University政治學系碩士、台灣大學農業經濟系學士
現職:東華大學民族事務暨發展學系教授、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暨公共政策研究所兼任教授
學術專長:政治學(國際關係、比較政治學)
文章轉載自 https://www.facebook.com/cfshih2012 http://faculty.ndhu.edu.tw/~cfshih/



分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