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史課程的作業

張貼於 尹章義教授

友善列印、收藏

文 / 尹章義教授

氏族起源與繁衍,家族史,族譜,日據時代的户籍謄本,尊親屬訪談錄,家族系統圖
——臺灣史課程的作業
一,1980年,了《新莊發展史》(附圖),當年開設“臺灣史”課程,實習作業很簡單:研究自己的家族。
二,上學期,研究自家姓氏的起源與繁衍。
關於姓氏的著作多如牛毛,唐代以前的,多屬猜想;宋代以後的,幾乎都是雜綴前書,學生再抄一次,浪費時間。
三,我教學生一個簡單易
行又相對科學的辦法,每個人影印《中國歷史人名大辭典》,關於自己姓氏的部份,按照朝代排序,算出人口增長繁衍;再按照他們的屬地,在歷史地圖上,每個朝代用不同的顏色標示,可以看出某姓氏在地域上的擴張。
四,當然,存在勞逸不均的問題,張,王,李,陳……多達百頁以上,希有姓氏只有三五頁,那也是無可奈何的事!
五,我設計的方法,自己就取張姓實做(做尹姓就太偷懶了),每兩周檢查一次,成效卓著。
想不到後來樹林張家請我幫他們寫族譜,我的作業,竟然用上了!
六,寒假做訪談(至少做爺爺,奶奶,父,母;單親只做一半,孤兒做養育機構),收集族譜,户籍資料……
七,下學期完成家族史。




作者簡介

尹章義教授
生於中國湖北省武昌市,臺灣歷史學家,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輔仁大學歷史學系教授退休,後轉任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教授退休。學術生涯早年專攻明史及中國史學史,後投入臺灣史研究,以此聞名學界,晚年投入醫學及科學史研究。
維基百科尹章義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B0%B9%E7%AB%A0%E7%BE%A9



分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