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楊春吉
本篇新聞報導內容: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7307/6856061
壹、行政法中「例示+概括」之立法模式及其特性
就此等事項,在行政院會「台版晶片法案」之修法建議 https://www.lawtw.com/archives/1110481 一文中提及:「根據2022年11月17日之報載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4126060,行政院會17日將通過有「台版晶片法」之稱的「產業創新條例」第10條之2草案,給予高科技業提供研發及設備投資抵減營所稅,其中前瞻研發支出抵減率高達25%,為產創最高抵減;先進設備為5%,且無天花板,預計明年起實施至2029年產創落日為止。
財經官員解釋,此次修法是鼓勵台灣半導體等產業領先者,更願意投入研發,並在先進製程持續尋求突破,因此適用對象必須是居國際供應鏈關鍵地位的產業或企業,而適用產業不只半導體,符合條件都可適用,例如5G通訊、電動車等具前景的產業,因此該條文也被外界稱為「護國神山條款」。
現行「產業創新條例」研發投資抵減營所稅為15%,根據草案規定,「於中華民國境內進行技術創新,且居國際供應鏈關鍵地位之公司」,給予25%前瞻研發支出抵減及5%先進設備抵減;兩抵減各自上限為不得超過當年度營所稅30%,兩項合計則為不超過50%。
不過,申請公司須符合三大條件,分別為同一課稅年度內的研發費用與研發費用占營收比率(研發密度)達一定規模,設備投資也須達一定門檻;比照OECD最低稅負制,有效稅率需在15%以上;近3年內無違反環保、勞工或食安相關法律且情節重大情事、有效稅率達一定比率。
由於產創條例已列為立法院本會期優先推動法案,行政院會今天討論通過後將送立法院審議。在適用年限方面,草案72條也明定,自2023年適用到產創落日的2029年,長達7年。而修法通過後,預估包括台積電、聯發科、聯詠、瑞昱、聯電、群聯、日月光、南亞科等企業都有機會適用。
就此,本文認為,此產業創新條例第10-2條增訂草案,從其條款內容觀之,確實有助於「鼓勵我國半導體、5G通訊及電動車等具有前景產業之研發,及先進製程之持續突破」。
而且尚須同時符合「設備投資須達一定規模等前揭三大要件」,始得申請,加上,此增訂條款,也有七年落日條款;其在適用對象及適用期間上,或尚屬適當。爰本文,原則上予以贊同。
但在適用對象上,乃以「等」稱之,並非適當,應以「例示+概括」為之,此得「避免僵化、保持彈性,因應變化」並兼顧「減少不當解釋或惡意之咨意擴充」。
至於「有效税率」「一定規模」「一定門檻」及「情節重大」等事項,縱以法律授權中央主管機關以子法(法規命令)定之,也須符合授權具體明確之原則(請參閱釋字第443號解釋之意旨 https://cons.judicial.gov.tw/docdata.aspx?fid=100&id=310624&rn=31002)。」。
貳、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一讀删除「空白授權條款」
根據2022年12月22日之報載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7307/6856061,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一讀時委員一致通過(雖有附帶決議,但係一致通過),不經黨團協議,逕送三讀。
就此,相關看法及建議,除請參閱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立院21日闖關 https://www.lawtw.com/archives/1114289 一文外,本文聚焦於本新聞報導內所言「删除空白授權條款」部分。
按所謂「空白授權條款」,乃是法律授權中央主管機關訂立相關行政命令(除子法外,尚含函示)時,違反大法官會議解釋第680號解釋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ExContent.aspx?ty=C&CC=D&CNO=680、第488號解釋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ExContent.aspx?ty=C&CC=D&CNO=488、第767號解釋 https://cons.judicial.gov.tw/docdata.aspx?fid=100&id=310948&rn=3782、第432號解釋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ExContent.aspx?ty=C&CC=D&CNO=432 等所揭示之明確性原則而言。
而本新聞報導內所言「空白授權條款」,雖係「行政命令」,而須符合明確性原則,但本條正條款(第四款)是否違反明確性原則?除「恐仍存疑」外,其乃例示+概括之立法模式,得在僵硬的法條上,兼容彈性,以因應未來可能發生的新社會問題或法律問題,避免在「修法緩慢,常來不及因應快速發生的新社會問題或法律問題的台灣,使人民的權益未能適時獲得保障,相關糾紛或爭議未能時減少或杜絕」。
爰本次修正草案,基於「不動產全聯會之訴求」及「其他三款已涵蓋目前所有可能狀態之認知」下,「直接删除」該授權條款,雖得理解,但殊為可惜(內政部次長雖言,未來可隨時滾動檢討,但在台灣,內政部先討論修正草案內容並提出修正草案,經行政院會通過,送立法院三讀通過,由總統公布施行,除相關重大社會事件並受各界所期待之法案,得快速通過公布施行外,通常是非常久的)。
畢竟,可再討論條款相關文字之修正,使其避免空白授權,中央主管機關咨意解釋啊(如中央主管機關咨意或不當解釋,人民除向法院提起訴訟以兹救濟外,立法機關仍須思考如何在立法或修法時,避免此種咨意或不當解釋之情形)。
作者簡介 |
楊春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