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林永煌
俗話說人怕出名豬怕肥,但在不同場合,想法截然不同,一到選舉關頭,誰不想出鋒頭,能沾上媒體的邊那可是求之不得。然而,人紅是非多,一旦雀屏中選成為焦點,也有可能成為眾矢之的,避之唯恐不及。
民眾黨新竹市長候選人高虹安助理費爭議延燒,有關其男友在基金會掛人頭領薪水之說甚囂塵上,立委也不忘跟風質詢,提到「本院委員」的男友在基金會掛人頭領薪水,有沒有涉及逃漏稅?財政部長蘇建榮回應,「有可能,要去查核才知道」,將進一步了解。
媒體補風捉影的能力,讓人不寒而慄,一旦成為標的,有如過街老鼠,人人想除之而後快,查稅成了最通用的工具與手段,一扣上查稅之名,少有人能全身而退。
前總統陳水扁洗錢案也是鬧得滿城風雨,當然不會漏掉查稅的洗禮。那時財政部公開強調:「若陳水扁的錢屬非法所得,將會被政府沒收,贈與稅就不成立,若是屬選舉剩餘款,就要看是否漏報所得稅、贈與稅。」國稅局官員公開表示:「在調查有無涉及逃漏稅問題之前,必須要回到前端,先確認資金的來源為何,如果是非法所得,依照規定將被沒入,根本就沒有繳稅的問題。」
的確,金錢的來源得先釐清,切勿本末倒置。同樣地風尖浪頭上,知名武術團體就沒有這麼幸運了。想當年國稅局僅憑調查局的移送的資料就直接對武術團體開單課稅,稅的來源?性質為何?金額大小等,檢調單位說了算。何時國稅局成了檢調單位的下屬,官不官,查不查,一切為課稅而課稅,胡搞瞎搞一通。這就好比,國稅局說某甲殺人,結果執行署跳過法院直接對某甲以殺人罪來執行,捨棄專業不說,程序一點都不正義,還有甚麼公理正義可言。
嗚呼,查稅已是非不得已的手段,稅單又是如此地草率,是整肅還是殺戮?實在不想提到國家機器,但事實卻是如此接近。
何時,查稅可以光明正大,實事求是,不要政治操弄,沒有特殊目的。選舉是選賢與能,查稅不是正當選務,一旦混為一談,難免落人口實或啟人疑竇。選舉關鍵已來到,一切公平為要,戒之,慎之,如何才能不被干擾左右之。
作者簡介 |
職稱:專案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