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是立國的根本

友善列印、收藏

文 / 姜益揚

誠信是人的核心價值,如果人失去誠信,就如同生命失去靈魂一樣。所謂「民無信不立」,如果人民不信任統治者,國家朝政根本站不住腳。幾千年來,“一諾千金”的佳話不絕於史,廣為流傳。春秋戰國時期,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導變法,為了樹立威信,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樹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當眾許下諾言,誰能將這根木頭搬到都城北門外,酬賞十金,圍觀眾人不肯相信做到這種輕而易舉的事,就能獲得如此高的賞金,沒人願出手一試,於是商鞅將賞金提高到五十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於有人站出來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外,商鞅許諾賞了這人五十金,商鞅這一舉在百姓中樹立了威信,官民依法行事,秦國逐漸強盛起來,並奠定了一統六國的基礎,這是商鞅徙木立信的故事。反觀西周末年的周幽王為博褒姒一笑,點燃了烽火台,戲弄了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周幽王因而又多次點燃烽火,後來諸侯們都不再相信烽火求救訊號,也就漸漸不來了。後來周幽王終因外族入侵時,得不到諸侯及時救援而被殺。|

台灣政府雖自1987年7月15日起宣告解嚴,「名義上」白色恐怖已經結束,但部分政府官員的心態仍未解嚴。件是1996年12月19日侯寬仁,運用稅務員史越生作偽證,違法濫權捏造出無中生有的假案,並透過媒體抹黑,一方面財產,一方面又開出天價稅單。當時財政部次長王得山、王榮周均曾表示,太極門稅務案件是從刑案衍生而來,只要刑案無罪,課稅處分就會撤銷。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太極門案件假案真辦,歷經10年3個月漫長的司法審理,終於2007年7月13日,經法院三審判決確定無罪、無欠稅,足證太極門案件,自始即是一件無中生有、勞民傷財的烏龍案件,不僅浪費社會資源,亦造成許多師兄姊身心受到極大的痛苦。國稅局對於法院判決太極門無罪、無欠稅的結果,理應遵守,但國稅局竟無視於法院的判決,不斷的開出違法稅單。2010年6月17日在立法院公聽會上,時任財政部次長張盛和及中區國稅局副局長蕭樹村當場同意撤回1992年度稅單,承諾要在2個月內解決太極門案件,卻仍違背承諾,繼續課稅。|

2011年12月9日行政院跨部會議,由當時行政院秘書長林中森主持,財政部長李述德、法務部次長陳明堂、台北國稅局長陳金鑑等共計13名官員,會同掌門人夫婦2名代理人以及13名太極門弟子代表,並由2位公正人士共同與會,決議不能再用刑案起訴書作為課稅依據,由台北國稅局公告2個月,公開調查太極門弟子給付掌門人敬師禮性質,調查結果如為,則依法終結稅案。結果2個月共收集7,401份調查表,100%證明弟子的敬師禮為贈與,與刑事法院判決一致。國稅局理應依公聽會決議,撤銷自始違法的稅單,終結冤案!孰料,張盛和於2012年5月升任財政部長,竟無視行政院跨部會決議及調查結果,連也無端消失,國稅局又再度依據刑案起訴書違法開出稅單,無視於政府與人民的行政。2020年8月21日,國稅局及行政執行署,甚至聯手違賣太極門修行道場預定地,並收歸國有,吃掉人民對政府的信任!

天下雜誌348期報導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在2011年大選後的演講:「一旦縱容不誠信的人掌政,國家就完了!」「只要讓貪腐、不誠信之風滲透行政體系,政治一定跟著腐敗,結果必淪入萬劫不復的惡性循環。」。在太極門案件可看出台灣部分流氓官員,像「放羊的孩子」,以造假、欺騙百姓,消費公信力,正步入人民不信任政府的惡性循環,亟需全民覺醒,呼籲政府拿出良心施政,台灣才能避免淪入萬劫不復的困境。




作者簡介

現職:中醫師(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合約醫師)
學歷:台大公共衛生碩士
經歷:1、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科主任 2、義工



分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