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聲聞乘修『四諦法』,如同羊車只度自己;緣覺乘修『十二因
緣法』,如同鹿車尚度親人;菩薩乘修『六波羅蜜』,如同牛車自利化
他,冤親平等,若欲達此目的,至少要成就『菩薩甚希奇法』
。至於云何名『菩薩成就甚希奇法』?依《瑜伽師地論》開示:諸菩薩成
就『五種』不希奇法,而名成就甚希奇法。何等為五?即:
(一) 謂諸菩薩以因利他苦,即為自己樂,是故菩薩盚M受行因利他
苦,是名菩薩成就第一不希奇法,而名成就甚希奇法。
(二) 又諸菩薩雖善了知生死過失涅槃功德,而樂普令有情清淨,即為
己樂,是故菩薩為淨有情增上力故,誓受生死,是名菩薩成就第二不希奇
法,而名成就甚希奇法。
(三) 又諸菩薩雖善了知默然樂味而樂普令有情清淨,即為己樂,是故
菩薩為淨有情增上力故,痗啎隢K為說正法,是名菩薩成就第三不希奇
法,而名成就甚希奇法。
(四) 又諸菩薩雖積集六波羅蜜多所有善根而樂普令有情清淨,即為己
樂,是故菩薩為淨有情增上力故,以淨意樂施諸有情,然不希求施果異
熟,是名菩薩成就第四不希奇法,而名成就甚希奇法。
(五) 又諸菩薩以利他事為自利事,是故菩薩痦{受行一切有情利益之
事,是名菩薩成就第五不希奇法,而名成就甚希奇法。
由此觀之,若諸菩薩能成就如是『五種不希奇法』,即能悲智雙運、福慧
雙修,直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蓋在家之人,為一身、一
家之計,以惡緣多故,不易修悲。但得優婆塞戒與否,必以能修悲與否為
斷,即以修悲為戒體故。學佛修道者,若能成就如是『五種不希奇法』,
以大悲心,拔除一切眾生痛苦,興起無緣大慈心,和同體大悲心,如同 觀
世音菩薩以『三十二應周塵剎,百千萬劫化閻浮,瓶中甘露常遍灑,手內
楊枝不計秋』來普度眾生;或如同 阿難尊者發『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
此取泥洹』之大誓願,則能真正『悲智雙運』,圓滿福慧,直證『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
總而言之,菩薩為『悲智雙運』、『福慧雙修』而證得無上菩提,勢必
(1)具大根(即世世生生培植無量福德善根);(2)有大智(即到十方
世界普度眾生,而不著於度眾生之相,處處離相,清淨無染);(3)信大
教(即深信般若大教,破除妄想煩惱,斷惑證真,離苦得樂);(4)解大
理(即若能返璞歸真,發心修行,決定可以成佛);(5)修大行(即能精
修六波羅蜜,發三心,修四攝,離相妙修,中道圓修);(6)經大劫(即
三祇修福慧因,百劫成相好果,大願大行,精進不退);(7)證大果(即
因圓果滿,福慧雙足,三覺齊備,萬德具足,終究得證『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願與諸仁者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