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核子問題的解決,愈來愈到了關鍵性的攤牌時刻。國際原子能總署預計在下星期要聯合國安理會來提出所謂的”報告”,因此在報告還沒提出之前,還有很多可能的談判空間,這其中包括了伊朗跟國際原子能總署之間的互動,以及聯合國安理會主要大國之間,針對聽完報告之後所可能採取的後續行動,要進行必要的談判跟磋商。
現在安理會大國的初步規劃是,先採取政治動作再採取法律動作。簡單來講,在聽完國際原子能總署的報告之後,安理會會通過一個所謂的主席聲明,在政治上作個表態,列出希望伊朗要怎麼作,也給整事件能有一個緩衝調整的階段。接下來的是,如果安理會通過的主席聲明所列出來的要求,伊朗還是沒有遵守的話,安理會可能會進一步的討論,是不是要採取法律上的決定,也就是要不要通過一個決議案,來強制伊朗配合甚至授權聯合國採取行動。
簡單來講,第一階段的主席聲明,主要是說明聯合國要你伊朗作什麼,第二段有關安理會決議案的推動,則是要展現如果伊朗沒達到我的要求的話,那麼聯合國就要採取什麼動作來逼你就範或者懲罰你。這種漸進式的作法,基本上還是保留了一些迴轉跟轉變的空間。
不過整個談判跟外交運作的時間壓力還是很大的。下禮拜安理會就要聽取國際原能總署的相關報告,據媒體報導,報告事實上已經送到了安理會。因此,伊朗在這段時間會不會有新的動作,包括伊朗跟歐盟以及伊朗的俄羅斯的談判,在報告被正式提出之前,會不會有新的突破,因而改變報告的內容,時間的壓力是在伊朗這一邊的。
但另一方面,主席聲明的內容要怎麼寫,當然不會等到聽完報告之後,安理會的大國再來開始討論,而是現在就已經在進行必要的意見交換,甚至要有初步的草案出來。也因此,大國之間的外交互動,在聽取下星期報告之前跟之後,都是要很密集進行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間,最後能不能達成一致的看法、採取一致的行動,目前都還是一個未知數。至少現在看起來,美英法的態度是比較接近,而中國跟俄羅斯的態度,還是比較不太一樣。
而在外交場合之外,美國在軍事上的動作也是不斷,目的當然是為外交上的談判來進行造勢跟製造籌碼。最近不少的歐洲媒體不斷釋放出各種消息,指出美國已經為攻打伊朗作了必要的準備。雖然相關的消息真真假假,但美國從不去澄清相關的報告,顯然美方也樂意看到這樣的戰爭氣氛存在,因為這會對伊朗製造不少的壓力。當然,伊朗也在放話,表示如果美國對伊朗採取任何動作的話,將會對美國採取以牙還牙的動作。
總體而言,伊朗的核子問題在被提到聯合國安理會之後,將會變得更加的複雜化,大國之間的利益平衡也將更加的直接,除非美國像處理伊拉克問題一樣強勢跟蠻幹,否則大國之間的相互妥協,是聯合國安理會要採取一致立場時的必要條件。因此,不論是主席聲明的協商或者是決議案的討論,是我們在藉由伊朗問題來分析各個主要大國的利益時,一個可以特別注意的面向。
March 11,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