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在朝鮮半島所出現比較正面的發展,中東地區的局勢這一個禮拜,卻出現惡化的情況,讓這個以巴問題這個世界火藥庫,又再度引起各界的重視。
原本在一月初,當溫和派的阿巴斯被選為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之後,各界都對於以色列跟巴勒斯坦之間的和平進程,抱持著比較樂觀跟正面的期待,而巴勒斯坦內部的激進派系,也同意採取停火的行動,願意給阿巴斯跟以色列展開談判的一個機會,不過以巴之間的問題,顯然不是光換領導人就可以解決的,最重要的是能不能改變立場的問題,有關耶路撒冷這個城巿的歸屬問題,就是一個最明顯的例子。而這也是為什麼最近一個禮拜,以巴之間出現新一波衝突的原因。
這個禮拜一,也就是六月六日,是所謂的耶路撒冷日,以色列人在那一天慶祝他們在1967年戰爭中,佔領整個東耶路撒冷。不過也因為這樣子,這一天也是對巴靳斯坦人跟阿拉伯國家,這都是一個很敏感刺激的日子。所以也在那一天在耶路撒冷發生了雙方的衝突。雙方也隨後進一步升高對彼此的軍事攻擊行動。
耶路撒冷對於猶太人跟巴勒斯坦人來講,不僅是他們宗教上的聖地,也是他們各自在政治上的聖地。巴勒斯坦人不斷強調,他們希望在未來建國成功之後,要把首都設在耶路薩冷,換句話說,耶路撒冷一定是未來巴勒斯坦國不可分割的領土的一部份。
但對於以色列來講,他們在1967年的六日戰爭打贏阿拉伯國家之後的隔年,也就是1968年就把耶路撒冷給兼併掉了,更在1980年通過法律,宣稱整個耶路撒冷都是以色列不可分割的首都,不過這項作法並沒有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跟支持。不過即使到今天為止,以色列的立場還是沒有改變過。以色列總理夏隆,在這個星期紀念以色列奪得耶路撒冷全城控制權三十八週年時候,就立場堅定的表示,耶路撒冷這座聖城將永遠由猶太人來控制。
簡單來講,以色列跟巴勒斯坦雙方面,都不願意平分耶路撒冷,而且還個別宣稱巴勒斯坦整個城巿,都是屬於自己的,而且要把它當作自己的首都。也因此,除非有一方改變立場,否則不管誰代表以巴方面來談,結果都可能都一樣,而耶路撒冷問題也會持續成為中東和平進程的障礙。
而耶路撒冷不僅會成為以巴關係往前推動的一顆絆腳石,更隨時會成為破壞整個以巴和平穩定的引爆點。耶路薩冷城巿當中,住著相當多的阿拉伯人尤其是在東耶路撒冷地區,但整個城巿的控制權跟管理,卻是由猶太人來實際掌控,其結果則是經常發生猶太人跟巴勒斯坦人之間的衝突跟對抗,尤其是在雙方激進份子的挑釁之下。這一次的衝突,就是這樣引起的。
自從2000年9月,巴勒斯坦對猶太人展開所謂的抗暴行動(intifada)以來,雙方的流血衝突不斷,中間雖然有幾次的自我克制跟停火,但經常維持不了多久,就因為一些有意或無意的破壞,而讓衝突加劇,而和平進程也無法往前推進。
正因為以巴之間的問題實在太複雜了,即使有美國、歐盟、俄羅斯甚至聯合國的介入調停斡旋,但還是沒有辦法有所突破,最關鍵的原因當然還是在於以巴雙方所堅持的立場跟態度,並沒有出現結構性的變化。這也是為什麼愈來愈多人,對於透過所謂中東和平路線圖,來讓以巴之間獲得永久和平的計劃,愈來愈感到保守悲觀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