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重創全球經濟與生活,甚至扭轉了全球化發展趨勢。然而台灣在陳時中部長有為領導下,全民共識一起抗疫,倖免於難。自首宗病例舉報至今,僅446人感染及7人死亡,防疫成績斐然。為了防疫,大家排隊買口罩很辛苦,卻處處聽到眾人稱讚:「台灣真好,台灣人好幸福」。伴隨台灣疫情控制得當,企業鮭魚返鄉,資金不斷湧入,讓台灣經濟免於重創,台灣何其幸運!
由此次疫情經驗可知,得當的政府施政不僅幫助國人避開一場災難,還帶來經濟紅利,台灣價值也因此被全世界看見。但這樣的價值是曇花一現抑或長駐民心,恐怕有待歷史鑒證。筆者認為政府施政若能以人民利益為最大考量時,必能獲得支持與認同。反之,若以兩面手法操弄人民時,必遭民怨。例如:財政部為了體恤民苦,提供許多紓困方案,也延緩報稅,解民於倒懸。但在此同時,行政執行署也公佈了過世十幾年的黃任中是欠稅大戶的新聞,令人十分不解官僚的用意是旨在向死人徵稅,還是將已死之人曝屍於民,對人民殺雞儆猴警示。此外,也有基隆市民因欠繳交通罰款1萬8千元,竟遭強制法拍數百萬元的透天厝。這些情形都不該發生在民主法治的社會。我的友人則是工作忙,慢繳一筆600元的違規停車法單,卻遭行政執行署將強制執行罰款,但不是從他的銀行帳戶扣錢,而是直接拍賣他持有數萬元股票,儘管他趕在繳費期限前一天到監理所繳清罰款,並請監理所以電話通知行政執行署,但行政執行署以沒有收到公文為由,隔天就將他的股票賣了,還回嗆友人:「這樣做是為了對付你這種刁民!」。究竟是刁民還是酷吏,相信眾人心中已有答案。
筆者認為台灣雖有法治民主的樣貌,可是部分官僚的威權習性未改,表面上台灣有規範人民的律法,但掌權者還是用威權操弄人民者,不在少數。難怪柯文哲市長與蔡總統對談時說過:「有時候必須誠實承認台灣從來不是一個法治國家,法律是給人民參考用的,不是遵守用的;他認為,法律要合情合理,更重要的法本身要合法,成為人民為遵循的標準」。不過柯市長漏了一點,不僅法本身要合法,執法行政更要合理、合法,但違法濫權的事件不僅層出不窮,甚至違法濫權的心態毫不遮掩。曾在媒體引起一陣譁然的陳合發局長,對於某民間團體提出法院勝訴依據,要求撤銷稅單時,在大庭廣眾下聲稱「法院說的不算」,言下之意是「誰」說的才算呢?我們納稅人辛苦工作繳的稅金,怎可拿去養這種「視法治於無物」的公務人員。
許多兩面手法操弄人民的行政作為已達到侵犯人權的程度,當政者豈可輕忽。今年6月29日行政院長蘇貞昌在”公民與政治權利公約”與”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家公約”第三次報告記者會上表示,行政院將推動人權, 期待一步一步地努力,己討過去展望未來,讓台灣能走出威權。現有兩性平權已在台灣人權史寫下輝煌的一頁,希望政府秉持同樣的動力,真心關切更廣泛的老百姓人權。期待當政者能好好思考,究竟台灣價值應是建立在濫用公權力恐嚇人民的政府?還是一個善用公權力領導人民成功抗疫的政府?政府作為若不能以父母官的心情,體恤民苦,台灣價值再高也是絕響,帶來的利益也只有富貴或特權人士享用;而於一般小民不過就是鏡花水月,無法感同身受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