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政黨比例制度推薦而產生的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從成立一開始,就註定成為藍綠政治角力下的「決鬥殺戮戰場」,NCC成為在兩黨「夾縫中求生存」的小媳婦。
筆者認為NCC成立的宗旨、定位並沒有錯,錯的只是委員的組成模式,然而這是屬於制度上設計不良的缺失,可以由大法官、學界、立委、行政系統共同研究、辯證、商議、討論,何苦伸出粗暴的雙手「步步進逼」、「趕盡殺絕」呢?
NCC存在的價值,在於現行資本社會下的自由市場機制並非萬靈丹,而廣電媒體的生態領域更是涉及公共資源的合理分配、國民傳播福祉的社會責任,因此必須以獨立機關來監督、管制,以捍衛新聞自由的核心理想,進而擺\脫政黨的控制枷鎖。
行政院此番對NCC大開殺戒,說穿了都是在為選舉考量。因為民進黨的總統初選民調模式不管是採取「低度排藍」或「中度排藍」,蘇貞昌怎麼算都還是小輸謝長廷。為了權力,也為了安撫深綠階層的「熊熊怒火」,蘇貞昌當然要採取強硬的立場,逼迫「萬綠叢中一點藍」的NCC「自廢武功\」,以達到重新收回廣電新聞傳播業務主控權的政治目的。
NCC如今已變質淪為藍綠政客所把持、操縱下的「政治棋子」,經過這一役,恐怕不死也半條命。台灣民主走到這般田地,顯然有如鏡花水月、海市蜃樓般的虛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