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民進黨總統候選人的產生,台灣社喧賓奪主,搶在黨中央主辦的政見發表會之前,三名男性候選人不敢不來,只有副總統呂秀蓮獨排眾議,敬謝不敏,選擇南下與空中的聽友相會,暢談海洋立國的理念與實質的作法。
整體而言,與其說是一場政見發表會,倒不如說是三位前後任行政院長,接受支持者質問的澄清大會,因此,在相互攻詰的情況下,你來我往,就差沒有斬雞頭發誓,當然,也就聽不到對國家願景、或是政策立場的闡述,當然更難以得知有何具體行動的劃擘。
黨主席游錫堃自認口才不佳,加上目前行政淵源相對淺薄,只好藉著黨機器全力衝黨員票,因此,近日努力把自己塑造成深綠的教主,不過,究竟是否為台獨的真實信徒,大家還在觀察,倒是犀利的攻勢,與原本外界所呈現的憨厚形象,儼然是天壤之別。
行政院長蘇貞昌雖然滿面笑容,卻是不得不來,在守勢的情況下,除了不時低頭看稿,還一再以陳水扁總統的言語來澄清自己在紅杉軍竄起之際並無逼宮,甚至於用相當長的時間來唸陳總統的嘉言錄,一反平常談笑風生的自信模樣。而身為總管全國大小事務的現任行政首長,平日用錢如燒銀紙,然對蒼生百姓的關注,竟只有昔日對故鄉防波堤的政績,得以感性的烙印在其腦海中。
前行政院長謝長廷雖然隔海觀火,卻是逃不過「一中憲法」、以及「一國兩市」的質疑。然一向思路敏捷的他,此時也只能針對台灣地位的現狀,一如往常的,以中國主張「一中」,而他的「一中憲法」是在有國家的前提下才有憲法的耍嘴皮方式回應,卻無法具體說出未來的作為。坦承而言,如果只是要等待老百姓自行去凝聚共同體的意識,那麼,要國家領導者幹什麼?
呂秀蓮副總統沒有派系奧援,加上沒有當過行政院長,自然企盼透過政見的陳述來表達治國之道,然此回主辦單位先前一再出言不遜,自是沒有隨風起舞的必要。相對之下,蘇謝自認為有超人氣,也不希望說太多政見而露餡,當然是主張政見場次越少越好,在七折八扣之下,才勉強拼湊今天的這一攤而有三場辯論。基本上,他們是希望不要有辯論就逕行民調、或是黨員投票,未免是小看選民獨立判斷的能力。
半年多來,民進黨諸公為了取得總統大選的資格,經歷了不少波濤洶湧的明爭暗鬥,除了使用行政資源大做人情、四處放送短期利多,特別是擁有電子、或是平面媒體優勢的人,可以對同志進行無情的殺戮,而民間耳語暗箭傷人,無法讓人知道真相,更是令人深惡痛絕。
在這場辯論會,三人侃侃而談語言平等法,游錫堃自詡是在其閣揆任內所起草,卻未說明後來為何龜縮。蘇貞昌訴說屏東、台北縣長的語言教學,卻也說不出原則性的理念,更遑論具體的實踐承諾。謝長廷說了一堆似是而非的文字,自以為我們已經有了語言平等法,真是信口開河,大概是超出他幕僚所準備的題庫。筆者作為此法的原始起草者,對於這些人的政策用心,只有搖頭。
激情過後,期待在正式的政見發表會中,能讓選民公平聽聽民進黨四位有志者,以及悲天憫人的心,具體提出選民所關切無所不包的國政大綱與治國能力。
------------------------------------
《聯合報》2007/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