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型經濟與個人創業家(六)--「有志創業者」對「創業應有認識」
六、「有志創業者」對「創業應有認識」
創業者立志創業之時,應能對「自己創業目的」及「創業過程中面臨困難」有所認識並完成自我準備,方著手相關創業籌備事宜,千萬不可輕舉妄動。
有志創業者應對創業有基本認識為下:
1.「正確經營理念」建立 創業者對於「自己創業之宗旨」,「創業使命」及「經營方法」在創業時應有正確基本認識,進而將「經營理念」轉化為「推動創業之原動力及內驅力。」 「創業理念」之確立,是在「賺錢」及「自我成長」之間,取得平衡。
2.「有志」 「志者,為個人抱負、野心及對未來具有全盤策劃」。給自己設立一個目標,並且向這個 目標挑戰。創業者若無恆志,則難越過創業之崇山峻嶺。
3.「踏實」、「誠懇」、「服務」 要有「不斷努力,為顧客提供更好產品,更好服務」之信念及作為,方能建立「市場利基」。因此創業者必以「踏實」、「誠懇」與「服務」為其創業信念,展開「創業行動」。 故在創業過程中,「熱心的門外漢」其成就會遠超過「冷漠的專家」。
4.揚棄「固定觀念」,發掘「新的價值觀」。 今後創業家必須用完全不同於往昔既有觀點來體會及了解「人類不變的本質」,對「人們的需求」從新的角度詳作評估,發現新的創業機會。心存「還有什麼新花樣夠把這些事業辦得更好﹖」從中發現新的創業利基。
5.謹守「商業倫理」 在商場上,信用的價值市無法計量的。成功創業者無不盡心用盡各種手法對顧客、銀行、供應廠家及員工謹守自己諾言,以建立企業堅強基礎。
6.不可太在意別人看法及想法,傷害了你的構想,因為「人們想法分歧」是必然現象。 尤其,在每一個人贊同你的作法時,表示這構想已經落伍,應該毅然放棄。
7.「恆毅持志」 創業之人必須要體認及覺悟:「創業是從無到有的過程,它是要花費時間的,要在惡劣條件下奠定事業基礎」,因此只有一步一步的走,一口一口的吃,它是需要混合血、汗、時間與才智,在創業旅途中逐漸增加顧客及同志,然後才是創業有成。
8.「積極進取」及「遊戲心」 在創業過程中,多少橫逆與困難,有待克服。故創業者一定要有:「雪後始知松柏操,事難方見丈夫心」之志,佐以「遊戲三昧」的心境,才能處於艱難環境,依然昂然面對困難,以克服困難。
9.「尋求更多非經濟資源支援」 創業過程固然要有「適量資金」支持事業體的正常營運外,更重要的是企業要擁有「企業經營的模式」,「知識運用與管理」,「合作無間的經營團隊」,「經濟有效的供應鏈管理」,「有效的經營體系與經營軟體」等,均是企業經營順利必要條件。
10.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對自己扮演角色及應有責任,必須有明確體認並全力調適合宜。
創業者創業之初,平日作為及思考方式,易受「既定行為模式」及「既有思考方式」所限制,以致常有格格不入之感覺,影響創業成果。因此平日言行舉止能擺脫不當規範,儘速進入創業行為模式,為創業者應有警惕。
(待續)
法令具時效性,文章內容及所引用資料,請自行查核法令動態及現行有效之實務見解
寄給朋友 友善列印 |
作者簡介 |
陳輝吉
瑾瑜財會學苑負責人
著作:現代高級管理會計─經營策略導向
會計電算化核算系統
財務危機手冊(獲得經濟部中小事業處金書獎)
創業家
市場調查
電話行銷
大陸投資經營手冊
電話:(02)29180442 傳真:(02)29176994
e-Mail:hioutput@ms33.hinet.ne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