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事之秋,用來形容美國現在焦頭爛額的處境是最貼切不過的。不過最近有一件振奮人心的事情,就是我們的籃球天王Michael Jordan(麥克˙喬丹)決定要復出球壇,並毅然決然加入華盛頓巫師隊,這個消息當然是震驚全世界的體壇,每個美國人在歷經「911」之後,的確需要一個英雄人物來恢復美國人的自信心。
對於這樣的好消息小姜當然是相當興奮的,只是在這裡提出一個問題,就是還記得在上一個球季末的時候,上演了一連串的籃球好戲,在NBA「後喬丹時代」的球星們漸漸嶄露頭角,而有接班的架勢,例如:多倫多暴龍隊的Vince Carter、費城七六人隊的Allen Iverson、奧蘭多魔術隊的Tracy McGrady、洛杉磯湖人隊的「歐布連線」Shaquille O’Neal與Kobe Bryant等,都是在去年季後賽表現相當耀眼的球員,只是,在喬丹付出之後,這些球員的媒體好像都沒有了,鎂光燈的焦點始終是在喬丹面前打轉。
當然,我們無意去質疑喬丹在籃球場上的地位,只是有一點讓我們很好奇的是:有差那麼多嗎?難道其他的「現役」明星球員就這麼比不上喬丹嗎?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告訴大家的主題:贏家通吃的社會。
贏家通吃的社會,又稱為「第一名與第二名收入不成比例的社會」,顧名思義,如果你是贏家,你是第一名,你就可以拿走所有的資源(縱使沒有全部,也至少拿走大部分),不管第一名與第二名的差距有多少。
其實造成這個現象,比較明顯的原因是因為科技進步,而通路的障礙小,換句話說,所有的人獲取第一名與第二名商品的機會相同,當然,就會競相地去獲取第一名的商品。舉例來說,「如果」你只能看台灣的職籃球賽而不能看NBA籃球,或許你就會認為「籃球博士」鄭志龍的球賽是最棒的,鄭志龍就獲得你的青睞;縱使鄭志龍的球季比起喬丹而言,是多麼的微不足道。但是,我們從「如果」回到「正常」,在正常的情況下,你可以看喬丹的球賽,也可以看鄭志龍的球賽,你會選誰呢?當然是喬丹;同樣的道理,全世界的人都可以看到喬丹的球賽,當然會選擇看喬丹的球賽,所以,喬丹這位籃球天王,就成功地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看起來這個道理很簡單,好像猴子都會,那跟我們所謂的「全球化」有什麼關係呢?事實上,我們在以前介紹過,在全球化的世界中,「全球體系」的形成,讓全世界成為一體,所有的運動、娛樂都趨於一致且同步,與「贏家通吃」的社會是相通的,因此,全球化或會造成貧富差距會越來越大,因為贏家通吃,少數的贏家獲取了大部分的資源。
因此我們在加入WTO之後,大家可以透過自由貿易而獲取更多的選擇,讓全世界的商品都可以放在你面前工你挑選,更多的產業,尤其是長久以來受到保護而競爭力不足的產業,將會很快地被淘汰。這就是贏家通吃的社會,The Winner Takes All!
在你可以預見的將來,贏家通吃的社會將很快地進駐你的生活,取代你的價值觀!
你最好變成贏家,否則就等著當窮光蛋吧!
全球化與贏家通吃的社會究竟對我們小市民有什麼威脅呢?日後我們將慢慢告訴您。
(「全球化生活專題」的催生,感謝中山大學企管所李清潭教授指導,師恩浩蕩,畢生難忘,在此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