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日:108.06.14
發布單位:刑事廳
標題:司法院召開「量刑委員會籌備諮詢會議」新聞稿
司法院召開「量刑委員會籌備諮詢會議」新聞稿
為提升人民對於司法之信賴,確立未來量刑法制之政策方向,司法院於民國108年6月13日召開「量刑委員會籌備諮詢會議」,由許宗力院長親自主持,召集法官學院周占春院長、新北地方法院林輝煌院長及司法院各廳處室代表,評估研議未來設立量刑委員會之組織架構、任務目標及職掌權限,並邀請東吳大學林三欽教授、臺北大學張文郁教授、臺灣大學薛智仁教授、謝煜偉教授及政治大學許盚F教授,分別就行政法及刑法學者之觀點,集思廣益,期能提出完善之政策規劃。
自99年白玫瑰運動時起,司法院著手展開量刑研究,陸續製作「量刑資訊系統」、「量刑趨勢建議系統」及「量刑審酌事項參考表」,並頒訂「刑事案件量刑及定執行刑參考要點」,供法官於具體個案量刑時參酌。面對近年來社會大眾對於量刑實務之質疑,司法院為提升量刑之妥適性,並改善量刑歧異之現象,認有必要評估成立量刑委員會及訂定量刑準則之可行性。許院長於會議中期許建構2.0版的量刑改革,讓人民對於司法改革有感。本次會議由刑事廳蘇素娥廳長介紹美國聯邦量刑委員會、英格蘭與威爾斯量刑委員會、蘇格蘭量刑委員會之組織及運作模式,並提出成立我國量刑委員會,擬定量刑準則之構思。
本次諮詢會議經與會外部委員及內部代表熱烈討論,多數與會成員咸認為如須訂定具有拘束力之量刑準則,宜成立獨立機關,專責研究推廣量刑政策及訂定量刑準則。法官學院周院長以英格蘭與威爾斯量刑委員會為例,說明量刑準則之擬訂應可改善量刑歧異之問題,使法官量刑能集中於個案重要量刑因子所對應之刑度。新北地方法院林院長則平衡陳述該院法官對此議題之正反二種看法,建議司法院成立量刑委員會之際,須同時考量維護審判獨立及法院人力需求,並期待量刑準則能有效提升量刑之可預測性。
東吳大學林三欽教授指出設立量刑委員會之前,宜先確立其組織定位及功能,且未來人員編制應具有專業性。臺北大學張文郁教授強調量刑委員會訂定量刑準則時應注意避免侵害法官獨立審判之空間,司法院內部委員會模式或獨立機關模式之量刑委員會各有優劣,或可考慮採取漸進方式,先在司法院內部成立委員會,未來再轉型為獨立機關。
臺灣大學薛智仁教授、謝煜偉教授及政治大學許盚F教授均指出目前量刑資訊系統為判決之統計資料,且僅具參考性質,改善量刑問題之成效有限。如須訂定具有相對拘束力之量刑準則,使上級審據以審查下級審量刑之妥適性,宜建構獨立機關模式之量刑委員會。此外,與會專家亦多認為量刑並非單純的法律議題,同時也須兼顧民眾想法,因此建議未來量刑委員會應納入非法律專業成員,且量刑委員會如定位為獨立機關,除訂定量刑準則外,其業務職掌亦可考慮結合科刑資料調查、刑罰執行與矯治更生等關聯議題。
本次與會成員一致認為成立量刑委員會及訂定量刑準則,確可提升量刑之可預測性及妥適性,有助於解決目前量刑面臨之問題。最後,許院長除感謝與會專家代表撥冗提供專業意見,並指示刑事廳積極研擬籌備量刑委員會,俾建構完善而妥適之量刑法制。
資料來源:司法院(http://jirs.judicial.gov.tw/GNNWS/NNWSS002.asp?id=47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