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上演即爭議不斷的《耶穌受難記:最後的激情》,描述耶穌被釘十字架前,生命中最後12小時遭受的殘酷折磨,內容血腥寫實,有影迷承受不了劇情壓力而心臟病發暴斃電影院。
從醫學角度探討,耶穌的死因是什麼?根據美國專研「醫學與聖經」的杜魯門戴唯思醫師(Dr.Truman Davis)所寫的「醫師眼中的釘十字架」(A Physician Analyzes the Crucifixion),佐以影片鏡頭,可推論耶穌死因的梗概。
釘十字架的過程概如影片,行刑者先把受釘者仰面大字型地壓在十字架上,再將一根方粗鐵釘釘進手掌並深透橫木背面,另一手亦然,釘入時兩臂刻意不完全伸直,讓犯人受釘後保有伸縮移動的空間,然後在十字架直木下端釘一個「支撐木」,讓死囚兩膝微彎、腳趾朝下、左右腳掌疊靠,再用釘子從腳背釘向「支撐木」,將身體「懸掛」在十字架上。
當十字架上的受釘者因體重與地心引力而身體下垂時,手掌的正中神經與腳掌的蹠骨間神經同時受到釘子的反向牽扯,瞬間產生劇痛並上傳到腦中樞,全身痛楚欲爆,胸肌前凸緊繃呼吸困難,逼使受釘者反射性地猛踩「支撐木」,將身體向上挺以降低痛楚,並放鬆胸部肌肉,以維持呼吸順暢,但如此一來,撕裂般的劇痛再度由腳席捲全身。
如此週而復始,直到完全喪失控制肌肉的能力,軀幹癱瘓無力再踩「支撐木」,胸部的大胸肌與肋間肌也全然麻痺,無法維持胸腔的擴張收縮,肺部不能換氣呼吸,慢慢走向死亡。
但一般受釘者不易斷氣,行刑者為減輕死囚的磨難,會打斷雙腿加速死亡,稱為「腿骨折術」(crurifracture),與耶穌同時釘十字架的兩名死囚都是被用棍棒打斷雙腿骨頭,無法踩踏「支撐木」,胸部肌肉立刻強直緊繃不能換氣,數分鐘內就窒息而死。
可見缺氧是十字架受釘者的解脫,也是耶穌的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