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政府第五點要務乃治水防災,這關係到人民生命財產最重要且直接大剌剌地影響人民日常生活。這件事是關起門就可以做的事,用不著看中共的臉色,也不怕石油漲價。特別在這不景氣時可以藉此治水防災提供就業機會及活絡市場交易進而提升經濟景氣。奉勸你們能師承范仲庵治杭州府之策略,及效法蔣前行政院長經國先生之十大建設之宏志。另民九十五年全國天氣預報研討會,依據我與美國回來的教授共同主持災害防救策略及宣導會議之所得結論來看,我國在治水防災歸畫時要注意兩件事:一、治水防災投資效益要評估,不能全然採用水來錢擋的浪費資源策略,這是美國政府已採取的救災策略。也就是花大錢才能整治之不伐算的地方,該放棄就放棄,讓它繼續淹罷。二、治水必須做防洪防旱線性歸畫,也就是防洪功能也有防旱功能,在一次施工時就將此二事看成一件事將它做好。
大家都知道台灣地形太特殊,陡峭的中央山脈將雨水快速地往大海傾倒,使大量雨水一時宣洩不了,就滯留平地積水成災。西部沿海超抽地下水已使地層下陷,海水倒灌外加從山上奔騰而來的滔滔雨水也會匯集成氾。這真是要使政府相關單位頭痛甚至要命,問題是老百姓繳稅養你們還不是為了要求你們幫忙解決問題,頭痛是理所當然。別忽略人民繳納的稅其來源也包涵著很多頭痛的成分在裡頭。其實並沒有治不好的水患,一雨成災的汐止迄今水患何在。當初基隆河在內湖及大直一帶蜿蜒其間,根據自然地理學那是氾濫平原,做為收納洪水用的天然湖泊。萬萬想不到這批工程人員不懂自然地理學硬是將它截彎取直,果然跟老天爺爭到地,但大雨一來那些洪水往何處去?沿基隆河走一趟,發覺汐止地勢最為低窪,大水自然暫時滯留汐止,待下游河水宣洩入大海後,洪水才從汐止慢條斯理回歸大海。所幸,後來你們工程人員在上游處開挖一條洩洪隧道將上游大水先行引入大海,才將汐止水患解決了。
由上揭汐止治水的經驗,顯然政府有決心就能將人民的困厄解決。問題是當初汐止要不是首善之區,政府肯下那麼的決心且花那麼多錢嗎?或許汐止迄今仍然水患不絕。然而汐止水災還不是由於這些工程人員不懂水文學及地理學,自以為人定勝天,人可向老天爺搶到內湖那塊氾濫平原。維你們可曾替汐止人計算過,他們每年要替政府付出幾次慘痛淹水的代價及每次數代價有多高?
在這塈畯n先強調第一項,任何大地工程施工一定要先研究水文及地理,以免工程的完成雖然因而獲利,但其破壞原來水文及地理卻引來新災禍。也就要落入俗話所謂顧頭不顧尾。
第二項應全島全盤歸畫治水,就如同高雄縣楊縣長之真知灼見,一次就將該治水工程完成。不要再將治水工程分段分年辦理,因為這種施工方式通常其結果是該未完成的工程,未待來年繼續施工完成之前,無情的洪水竟搶先一步將它沖毀,一切待從頭做起。今後治水防災應該以一年有多少經費,就先挑幾個縣市集中資源先行治理,然後逐年依次將全島水患根治。這種作法必然會遭遇未被選上優先治水防災之縣市的民意代表強烈反對,他們絕對會美其名為民請命,骨子媮暀ㄛO想藉機撈取治水防災工程費卻不能撈到,而出來找碴。這就要看你馬政府有無大作為,需不需要綁樁腳而定。倘不能下最大決心,集中資源將一個挨一個縣市的洪水治了。那必然如同楊縣長所指出的現象,此刻我們就不免疑惑治水防災的功效會出現嗎?如果不見治水防災成效,我們接著就要問台灣人不都全變成希臘神話堛瑭圻閬繯竣@般樣,每天晝間白費力氣去推巨石上山,夜間巨石照樣無情從山頂上滾下來嗎?千百年後仍然無法治好水,我們這群笨台灣人仍不得過一個太平日呢?
第三項西部沿海地區地下水超抽太嚴重,除表面海水倒灌外,地下水也被海水滲透而鹽化。基於台灣不僅能源缺乏,水資源也常出現危機,是否將這些地層下陷的氾濫平原,改造成淡水的潟湖即簡易水庫,洪水期納存雨水,乾旱期提供民生用水。甚至利用此平地水庫的存水水壓將現在已鹽化的地下水逼出海。
以上意見終究仍請相關單位在研擬治水防災計畫時能做線性治水防旱規畫,而不要專做些水來錢掩災來嘴擋之徒勞無功或低效率的治水計畫。應該規劃出將防洪防旱一併考慮進去的治水計畫,就是所謂線性治水計畫是也。畢功於一役是為所祈!(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