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大陸錯在那裡? 蘋果暴利 切斷供應
狼子野心 意在沛公
《左傳•宣公四年》:「初;楚司馬子良生子越椒。子文曰:『必殺之!是子也;熊虎之狀而豺狼之聲;費殺;必滅若敖氏矣。』諺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
3零2停1允許 美對華要價曝光
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庫德洛(Larry Kudlow)接受CNBC訪問,清楚地提到美方的要求是:
1、零關稅
2、零非關稅壁壘
3、零補貼
4、停止知識產權盜竊
5、停止被迫轉讓技術
6、允許美國人自己的公司自己擁有
CNBC報道的原文是「zero tariffs, zero non-tariff barriers, zero subsidies,
stop the IP(Intellectual Property) theft, stop the technology
transfer, allow Americans to own their own
companies」。這是近期迄今為止,美方官員最清晰闡述華盛頓的訴求。庫德洛還提到,「目前為止中國還沒有達到美國的要求」,並警告如果中美談判失敗,中國可能會更加被孤立。中方如不照單全收、全面滿足美方的訴求,特朗普政府不會收手、不會煞停這場貿易戰。
美中貿易衝突大事記
3月22日:為因應技術轉移及違反智慧財產權的相關「不公平貿易行為」,美國宣稱,欲向價值5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課徵關稅。
3月23日:川普對包括中國在內大多數國家銷往美國的鋼鋁課徵關稅。
4月3日:中國宣布將反擊美國鋼鋁關稅。美國公布價值5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稅建議清單,其中以高科技工業產品為主。
4月4日:中國政府宣布,將針對106種美國產品課徵25%關稅,以回應美國向中國高科技產品徵收關稅。
4月5日:川普發布聲明,由於中國報復美方課徵關稅,他考慮再加碼,向1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關稅。
4月16日:美國商務部以違反制裁措施為由,禁止美國廠商向中國電信大廠中興通訊(ZTE)供應關鍵零組件,禁令時間長達7年。
6月7日:美國宣布向中興通訊處以罰款與其他懲罰,但允許中興通訊恢復向美國供應商採購零組件。
6月18日:川普下令,要美國政府單位再列出一份價值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的10%關稅課徵清單。
7月6日:美國當日起,向340億美元的中國產品加徵關稅。中國回應,將對相同價值的美國商品課關稅,「中方承諾不打第一槍,但為了捍衛國家核心利益和人民群眾利益,不得不被迫作出必要反擊。」
7月10日:美國政府公布進一步對中加徵關稅清單,擬對約2000億美元中國產品加徵10%的關稅。
7月24日:美國國會將剩餘160億美元中國產品課關稅一事,舉行聽證會。
8月1日:美國總統川普指示,要求貿易代表辦公室考慮將上月提及的加徵關稅計畫,從10%提升到25%。中國商務部對此回應:「這種做法對中方不會有任何作用,也使世界上反對貿易戰的國家和地區感到失望。」
8月3日:中國商務部宣布,對原產於美國的5207個稅目約600億美元商品,5%到25%不等的關稅,最終措施及生效時間將另行公告。
8月8日:美國貿易代表署宣布,美國已最後確定了被加徵25%關稅的價值約16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產品清單,關稅將從8月23日起開始徵收。同日,北京當局批准,對原產於美國約160億美元進口商品加徵25%關稅,自2018年8月23日起實施。
9月7日:川普放話,中國價值2000億美元的商品加徵25%關稅的計畫「可能很快就生效」。他還警告,美國準備另對2670億美元的中國產品徵稅,主要取決於中國的作為。
Donald J. Trump
?@realDonaldTrump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has it wrong, we are under no pressure to make
a deal with China, they are under pressure to make a deal with us. Our
markets are surging, theirs are collapsing. We will soon be taking in
Billions in Tariffs & making products at home. If we meet, we meet?
下午10:15 - 2018年9月13日
中美貿易戰越演越烈
《華盛頓郵報》15日報導,據2名熟悉白宮決策的消息人士指出,美國總統川普已拍板要對中國2000億美元商品加徵關稅,其中一位不具明消息人士透露,川普在幾天內就會對外宣布。也有消息人士向《華爾街日報》表示,川普最快將在17日正式宣布。若屬實,這將會是美國總統對中國實施過最強勢與嚴厲的經濟作為。加上已經實施的針對中國500億美元商品徵稅計畫,加稅總額將占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總額的一半。英國廣播公司(BBC)分析,按照過往美國一加稅,中國就要「以牙還牙」的模式,此次美國2000億美元清單一公布,中國恐怕無法祭出同等規模與金額的報復性關稅回應,因為去年中國僅進口價值13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美國每年約從中國進口5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此次加徵2000億加上先前已實施的500億,等於美國當局加稅的產品價值約為其中國進口總額的一半。最新清單所列商品涵蓋範圍廣,含括超過1000種商品,其中消費品顯著增多,例如汽車輪胎、家具、家用電器、木製品、手提包、寵物食品、棒球手套、玩具等等。在美國年末節慶與假期的消費季來臨前,大量消費品被加徵關稅將直接威脅美國消費者和零售企業的利益。這些加稅的負荷將由美國進口中國產品的公司支付,但是多數都會藉由「漲價」而轉嫁給消費者,為避免此狀況加劇美國本土業者與消費者負擔,據《華郵》(Washington Post)指出,新關稅的稅率可能降為10%,低於川普政府最初宣布的25%。
蘋果也擔心受衝擊,川普:那就回美國設廠!
得知美國擬加徵的產品清單出現電子產品的身影,蘋果公司(Apple)5日亦向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陳情其憂慮。蘋果表示,Apple
Watch、AirPods、MacMini以及旗下產品多款充電插頭、硬體介面,將受到中美貿易戰影響,「美國將會受到嚴重打擊,導致經濟成長、競爭力下滑,消費者承受更高價位的產品。……相較於中國,加徵關稅的重擔將落在美國身上更多。」8日川普(Donald
Trump)在推特發文回應,若蘋果產品因為美國對中國的加額關稅而調價,「最簡單的解方就是回來美國設廠生產!而且一定可以拿到租稅獎勵!」
蘋果暴利?
2018年09月11日 09:41
中時電子報報導:高定價的蘋果iPhone,是利潤最高的手機廠商,根據科技網站TechInsights報導,從內部零組件推算,蘋果去年旗艦機iPhone
X成本約357.5美元(折合約1.1萬元台幣),以空機售價999(折合約3.1萬元台幣)美元起跳來估算,毛利率高達64%。蘋果可以靠高價補足營收,但供應鏈卻只能以出貨量來支撐,就因為蘋果不願降低近40%的毛利率和高階機款地位,但平價款售價也偏高,恐怕供應鏈利潤也被壓縮。蘋果近1年股價上漲38.47%,市值更突破1兆美元大關,但是再看看台灣蘋概股卻不亮,近一年除了台積電相對強勢外,其餘股王大立光、鴻海等多數慘跌,甚至創波段低點。全球果粉追逐的時髦品,不過其實生產線上工人拿著每月4500元,約新台幣20250元的工資以及額外3600元,約新台幣16200元的全勤費,卻連一支由他組裝的蘋果手機都買不起。
蘋果 iPhone 2016 九成利潤%
市場調查機構 Canaccord Genuity 於2017 年 02 月7 日公布最新調查報告指出,2016年第4季,蘋果的智慧型手機 iPhone 系列銷量在全球的市場佔有率約為 18%,但是它所獲得的利潤卻佔了整個產業的 92%,顯見蘋果iPhone 依舊是蘋果賺錢的金雞母。報告指出,一直以來,智慧型手機產業的利潤,絕大部分都被蘋果搶佔,再加上其他一些企業可能陷入虧損狀態,使蘋果所佔的利潤比重有時還會超過100%。根據調查顯示,2016 年第 4 季全球 6 家主要智慧型手機製造商中,有 4 家呈現獲利狀態,分別是蘋果、黑莓、三星和SONY。除了蘋果之外,三星占了智慧型手機產業利潤的 9%,SONY 只有 1%,而黑莓則連 1%都不到。而在當季中,還有一些企業的智慧型手機業務呈現虧損,比如微軟和 LG 電子。Canaccord 的分析師 Michael Walkley 認為,iPhone 7+ 的銷售強勁,再加上三星 Galaxy Note 7的召回後停產等效應,都對蘋果在獲利上大有幫助。另一家市場調查機構 IDC ,則在日前公布2016年第4季全球的手機銷量指出,在歐美的採購旺季中,蘋果的出貨量以 7,830 萬支、成長 4.7% 的成績,大勝三星 7,750 萬支、衰退5.2% 的成績。再就全年表現來說,蘋果出貨量 2.15 億支,雖不及三星的 3.11億支,但是利潤卻吃下全市場超過九成,依舊遙遙領先其他廠商。
蘋果供應鏈最慘一年 鴻海先破底
2018年09月07日 工商時報報導:受到上游零組件仍然吃緊及蘋果壓縮代工利潤,蘋果供應鏈上肥下瘦情況更趨嚴重,鴻海昨日跌至79.3元,創2016年11月17日以來新低,法人大賣1.3萬張,集團股GIS-KY更打落跌停,同步破底。
鴻海2018年09月06日股價破底並失守80元整數關卡,大立光亦重挫5.11%,組裝廠緯創及和碩也下跌,創下蘋果供應鏈史上新機掛牌前最慘烈的一年。市場對鴻海疑慮仍多,不只擔心被中美貿易戰戰火掃到,其子公司富士康工業互聯網(FII)以低於預期的本益比於上海掛牌後表現也不如預期,導致相關企業普遍演出不振。中美貿易戰又可能直接波及眾多於大陸設廠的台商,造成蘋概股中的部分大廠,已不復以往新機發表前的榮景。
貿易戰標的
中美貿易戰由美國主攻發動,並充分善用以美國國?市場為主場。其優勢,主要包括選擇優勢標的、禁運(禁止進出口)及關?(提高關?可能減低其市場競爭力或逐出市場)三者。中國欠缺防?應戰經驗,一昧求和。此即必敗者一。其次,標的優勢的參考因素,可分產業關連性、民生性、替代性及耐久性。中美貿易戰由美國主攻發動,並充分善用以美國國?市場為主場。中國是否可反守為攻?蘋果暴利?全球果粉追逐的時髦品,不過其實生產線上工人拿著每月4500元,約新台幣20250元的工資以及額外3600元,約新台幣16200元的全勤費,卻連一支由他組裝的蘋果手機都買不起。充川普(Donald Trump)在推特發文回應,若蘋果產品因為美國對中國的加額關稅而調價,「最簡單的解方就是回來美國設廠生產!而且一定可以拿到租稅獎勵!」中國是否可反守為攻?順勢切斷蘋果供應鏈?阻其暴利剝削勞工?如今,美國狼子野心意在沛公,毫不掩飾主宰中國市場的意圖。真是「孰可忍?孰不可忍?」。未來,習近平能否「把情緒化放一放」,心平氣和,料敵先機,順勢切斷蘋果供應鏈?阻其暴利剝削勞工?仍有待觀察。
美若再課關稅 中國恐取消談判或切斷美商供應鏈
2018-09-17 10:31聯合報報導:為因應來自華盛頓的壓力,部分中方高層顧問提議,限制出售對美國製造商供應鏈至關重要的原料、設備和其他部件。這些限制甚至可能適用於在中國大陸組裝的蘋果iPhone。中國前財政部長樓繼偉16日在中美學界和商界人士的聚會上說,除報復性關稅外,中國還可以採「出口限制」回擊。知情人士說,美國財政部長米努勤上周邀請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於9月20日左右進行新一輪談判。前幾輪的談判都未取得突破,川普政府官員認為北京方面的提議──購買更多農產品和其他產品──不足以解決雙方巨大的貿易逆差。中方原本討論,由上一回合領導中方代表團的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再次領軍參加提議下周舉行的談判。然後劉鶴於9月27、28日赴華盛頓,料將會晤米努勤,也有可能見到川普。但北京現在似乎重新考慮這兩趟行程,如果美方宣布實施新關稅,中方可能取消不去。一位為高層提供外交事務諮詢意見的現職中方資深官員補充表示:「中國不會在被槍指著頭的時候談判。」中方尚未顯露退卻跡象,倘使願意做出新的讓步,也還不知道劉鶴會在華府之行做何提議。在此同時,川普官員似乎試圖在川普想施壓中國,以及擔心此舉可能傷害到仰賴便宜中國進口貨的美國消費者當中取得平衡,特別此時正是川普代表的共和黨競選艱困之際。因為上述顧慮,對中國輸美的2000億美元產品,加徵關稅的稅率可能降為10%,低於8月初宣布的25%。中共領導人則持續拉攏美國商界,請他們遊說反對川普關稅。美國跨國企業的代表,以及中美雙方的學者,16日參加了在釣魚台國賓館舉行的中國發展論壇的一場特別研討會。一群華爾街銀行家則受邀參加另一金融論壇,並預定17日拜見中國國家副主席王岐山。
面對“修昔底德陷阱”的挑戰,美國發動貿易制裁。《孫子.軍爭》:「故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指兩國交戰應避開敵軍初征時的旺盛鬥志,待其鬆懈返回時再予攻擊。「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中美貿易戰由美國主攻發動,並充分善用以美國國?市場為主場。中國是否可反守為攻?順勢切斷蘋果供應鏈?阻其暴利剝削勞工?如今,美國狼子野心意在沛公,毫不掩飾主宰中國市場的意圖。真是「孰可忍?孰不可忍?」。未來,習近平能否「把情緒化放一放」,心平氣和,料敵先機,順勢切斷蘋果供應鏈?阻其暴利剝削勞工?除報復性關稅外,中國還可以採「出口限制」回擊。仍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