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我打籃球所以會買籃球鞋。考量到舒適性、安全性及款式,都選擇愛迪達或nike等兩三千塊不等的球鞋。也為了減緩球鞋的消耗率,半年買一雙以維持同時兩雙替換。爸爸對我的作法很不滿,認為我沒有經濟能力卻換鞋頻率高又選擇名牌是不對的,認定我有品牌迷思且不會衡量自己的需求跟能力。儘管我已經挑細選最便宜的球鞋並解釋買鞋的原因,他仍不能同意我的作法。
常為買鞋爭執,父子關係變得不融洽。我理解他說的經濟能力問題,但是我也認為我的花費合情合理。難道因為自己沒有經濟能力就得順從父母的價值觀嗎?應該怎麼做才能讓爸爸了解我,並滿足自己的需求?
答:
喜歡運動,發展打籃球的興趣是很棒的嗜好,已經成為你生活的一部分。在籃球場上馳騁,球鞋必然磨損很快,而兩雙鞋替換穿,半年買一次,的確是好措施。你選擇好的品牌是因為品質佳較耐穿,而這些名牌因為廣告費太高,產品售價自然就比雜牌來得高些,這也是沒辦法的事,重要的是穿的習慣,好穿又耐跑。
你是學生缺乏購買力,你也考量到家庭財務狀況,已經是很節制了,卻得不到父親的諒解,真的很委屈、難過。爸爸觀念較保守且生性節儉,對品牌有刻板印象,認定名牌貴而不實,非要向你灌輸這個想法,事實上不見得,所以你無法接受,他看你教誨屢次都聽不進去,就生氣了,父子衝突因此迭起。
為了球鞋一事父子關係不融洽,是很不值得的。你愛父親,你也知道他愛你。因此目前你只能做你可以做的一些事:(1)繼續婉言與父親溝通,讓他瞭解你買的品牌鞋雖然價錢稍高,但耐用程度抵得上兩雙雜牌鞋。(2)拜託母親也向父親溝通此觀念以及你的感謝父母栽培,一定銘記於心。(3)努力練球,參加比賽,為自己、學校及家人爭光,讓父親看到兒子爭氣,他的錢沒有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