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四聖諦』者,苦集滅道之四諦也。為聖者所見之諦理,故名聖諦。又聖者正也,為正真之諦理,故名聖諦。如同《涅槃經》曰:「苦集滅道,是名四聖諦。」 至於云何為『四聖諦之二種智』?依《大般涅槃經》開示:知四聖諦有二種智,一者中; ......(詳全文)
2012-08-10 01:00:00 |
眾所周知:『法』者,指一切的事物。一切的事物,不論大的小的,有形的或是無形的,都叫做法,不過有形的是叫做色法,無形的是叫做心法,但大致上可分為『世法』與『出世法』兩大類。 至於何等為『世法五種』?依《大般涅槃經》開示:世法有五種。 ......(詳全文)
2012-08-09 01:00:00 |
眾所周知:『苦』者,即逼迫之義,謂或遇惡緣惡境,身心受其逼迫。如同《要覽》云:「逼惱身心曰苦。」 至於何等為『八苦』?茲依《大般涅槃經》所開示,分述之如下: (一)【生】。何等為生?所謂五種: (1)初出; (2)至終; (3 ......(詳全文)
2012-08-08 01:00:00 |
眾所週知:『死』者,梵語曰母陀Mr!ta,又曰末刺諵Maran!a,壽煖識之三法捨離名為死。如同《梵語雜名》曰:「死,母陀。」《俱舍論》曰:「壽煖及與識,三法捨身時。所捨身僵仆,如木無思覺。」《名義集》曰:「末刺諵,此云死。」《釋氏要覽》曰: ......(詳全文)
2012-08-07 01:00:00 |
眾所周知:『病』者,四苦之一。梵語弭也地,譯作病。病有二種:一依先世之惡業而招者,二依今世之風熱等而感者。如同《智度論》曰:「病有二種:先世行業報故,得種種病。今世冷熱風發故,亦得種種病。」 至於云何為『病』?依《大般涅槃經》開示 ......(詳全文)
2012-08-06 01:00:00 |
眾所週知:『諦』者,真實不虛妄的道理的意思,如俗事虛妄的道理,叫做俗諦,涅槃寂靜的道理叫做第一義諦。 至於云何為『世諦與第一義諦』?茲依《大般涅槃經》所開示,分述之如下: (一)如出世人之所知者名第一義諦;世人知者名為世諦。 (二) ......(詳全文)
2012-08-05 01:00:00 |
眾所周知:『世』者,世間也。即時間和空間之謂,說明過去、現在、未來等三世的時間叫做世;指出東、西、南、北、上、下等十方的空間叫做間。所謂世間,也就是宇宙的意思。在佛教裡,不光是指森羅萬象的大地為世間,宇宙和人生,統名之為世間,眾生 ......(詳全文)
2012-08-04 01:00:00 |
眾所周知:『大般涅槃經』者,常略稱為涅槃經,有大乘小乘之二經。小乘之大般涅槃經三卷,晉法顯譯,是與白法祖譯之佛般泥洹經二卷,及失譯方等泥洹經二卷,皆與長阿含遊行經同本。大乘之大般涅槃經,有二本: (1)四十卷,北涼曇無懺譯,稱為北本 ......(詳全文)
2012-08-03 01:00:00 |
眾所周知:『僧眾』者,僧為僧伽之略,多數之出家比丘和合為一團也,譯曰眾。僧眾為梵漢雙舉之熟語。如同《名義集》曰:「普集僧眾。」 至於何等為『三種僧眾』?依《大般涅槃經》開示:眾(僧)有三種。何等為三?即所謂: (一)【犯戒雜僧】。 ......(詳全文)
2012-08-02 01:00:00 |
眾所周知:『四依法』者,即所謂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至於云何為『依義不依語』?依《大般涅槃經》開示:依義不依語者: (一)義者名曰覺了。覺了義者,名不羸劣;不羸劣者,名曰滿足;滿足義者,名曰如來 ......(詳全文)
2012-08-01 01:00:00 |
眾所周知:『四依法』者,即所謂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至於云何為『依智不依識』?依《大般涅槃經》開示:依智不依識者: (一)所言智者即是如來。若有聲聞不能善知如來功德,如是之識不應依止。 (二)若 ......(詳全文)
2012-07-31 01:00:00 |
眾所周知:『四依法』者,即所謂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至於云何為『依法不依人』?茲依《大般涅槃經》所開示,分述之如下:
(一)依法者,即是如來大般涅槃,一切佛法即是法性,是法性者即是如來,是故如來 ......(詳全文)
2012-07-30 01:00:00 |
眾所周知:『四依法』者,即所謂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至於云何為『依了義不依不了義』?茲依《大般涅槃經》所開示,分述之如下:(一)了義者名為菩薩,真實智慧隨於自心,無礙大智猶如大人無所不知,是名了 ......(詳全文)
2012-07-29 01:00:00 |
眾所周知:『比丘』者,出家受具足戒者之通稱,男的稱『比丘』,女的稱『比丘尼』,皆以勤修佛道和息諸煩惱,而求了脫生死、超出三界為目的。又比丘含有三義,即: (1)乞士; (2)破惡; (3)怖魔。 至於云何為『比丘應當休道還俗』?依《大般 ......(詳全文)
2012-07-28 01:00:00 |
眾所周知:《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是淨土宗五經一論之一,乃是說明西方淨土的理論與修行方法的經典。又『念佛法門』由佛陀開示分為觀像念佛、觀想念佛、實相念佛、持名念佛等,其目的在求臨命終時,能夠『九品蓮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至於云何為『 ......(詳全文)
2012-07-27 01: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