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will build our defenses beyond challenge, lest weakness invite challenge.We will meet aggression and bad faith with resolve and strength.George W. Bush (2001/1/20)
壹、前言
在這篇論文裡,我們將嘗試要去了解當前美國在東 ......(詳全文)
2005-03-26 01:00:00 |
伍、台灣的實踐
台灣近年來對於和平教育的摸索方興未艾,先有「台灣和平基金會[24]」成立於1997年,經營台北市二二八紀念館三年;繼而設立「和平研究中心」,在2000年舉辦國內拓荒的「和平展望研討會」。輔仁大學也在1997年成立「若望保祿二 ......(詳全文)
2005-03-24 01:00:00 |
參、獲致和平的途徑
如何來達成和平?如果從國際關係的學派來看,理想主義者相信可以透過國際制度/機構的設立,鼓勵國家之間相互合作,譬如國際聯盟、以及聯合國;甚至於,有人主張成立世界政府、或是世界性的聯邦體制 (Claude, 1962)。現 ......(詳全文)
2005-03-22 01:00:00 |
壹、和平的意義
一般人對於「和平」(peace) 這個概念,帶著愛恨交織的態度。就理想的境界 (end state) 而言,和平當然是絕大多數人視為可慾的 (desirable) 的願景。然而,不管就過程、或是手段而言,不免會令人產生錯誤的認知 (misperceptio ......(詳全文)
2005-03-20 01:00:00 |
對原住民有一個永遠虧欠。
陳水扁總統(2004/8/21)[1]
Equity is like an onion, consisting of many layers and no core; without numerical representation, the other layers—including redistribution, removal of systemic barrier ......(詳全文)
2005-03-18 01:00:00 |
《聯合報》專訪 2004/12/07 11版
〈記者曹銘宗/台北報導〉行政院原民會研擬完成新憲法「原住民族專章」草案的初稿,未來原住民各族將聯合成立全國性的「原住民族議會」,位階與行政院平行,並可能再提高到與國家同級。 ......(詳全文)
2005-03-16 01:00:00 |
記者楊湘鈞/台北報導
針對中共的「反分裂國家法」,學者指出,草案內容不見「動武」的字眼,改以「非和平方式」遏制台獨,用字雖迂迴,實質意義卻差不多,並增加了可能選項。而台灣與其任由 ......(詳全文)
2005-03-16 01:00:00 |
儘管中國的「反分裂法」尚未定案,不過,由釋出的草案內容來看,大致是要把過去一向含糊其詞的「一國兩制」大原則,進一步以具體的法律來做規範;表面上的目標似乎是縮小層面的「台獨分裂勢力」,卻因為支持中華民國現狀也被視為挑戰到中共政 ......(詳全文)
2005-03-15 01:00:00 |
立委選舉之後,朝野之間的和解,原本合乎社會大眾的期待。然而,由於扁宋會所簽定的十點共識,與陳水扁總統選舉前對綠營選民的承諾有相當的差距,選民不僅對於阿扁個人的誠信有強烈的質疑,也對民進黨政府統治的正當性造成震撼性的挑戰。究竟 ......(詳全文)
2005-03-14 01:00:00 |
學者:非和平方式 增加選項*
記者楊湘鈞/台北報導 針對中共的「反分裂國家法」,學者指出,草案內容不見「動武」的字眼,改以「非和平方式」遏制台獨,用字雖迂迴,實質意義卻差不多,並增加了 ......(詳全文)
2005-03-14 01:00:00 |
US-Japan alliance keeps a balance*
The US and Japan have declared security in the Taiwan Strait to be a common strategic objective. This is the first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Taiwan security issue since the Sept. 23, 199 ......(詳全文)
2005-03-12 01:00:00 |
這次立委選舉,民進黨期待的是透過配票,把總統大選所獲得的票轉換成地方勢力的版圖擴張,相對地,國民黨則視之為總統選舉的二次投票。由於主觀意願不同,選後的反應也大相逕庭。
經歷四年的朝小野大困境,民進黨一直無法順利兌現政見,不 ......(詳全文)
2005-03-10 08:00:00 |
原住民族政策的定位*
台灣是一個典型的「墾殖社會」(setter society)[1],除了有「原住民族」(indigenous peoples)以外,還有先後以自願/非自願方式前來的漢人、以及新近的婚姻移民(marriage migrant)。儘管台灣原住民的起源在學術上 ......(詳全文)
2005-03-10 01:00:00 |
肆、由太平洋戰爭到鎖國時代
清廷在甲午戰爭敗給日本,李鴻章在『馬關條約』(1895)將台灣割讓給日本,漢人跨海前來台灣的遷徙才告正式中斷。一些士紳推舉清吏組成台灣民主國,不過,在主事者唐景崧、以及劉永福竄逃以後,群龍無首的台灣百 ......(詳全文)
2005-03-08 01:00:00 |
經過將近一年的政治動員,陳水扁總統再來的任務,就是如何推出可以運作的執政聯盟,以便在未來的三年能順利履行其競選承諾,特別是憲政改造、以及與中國的和平交往。
阿扁原本期待能一舉將短暫的總統大選結盟,水漲船高轉換為堅固的立委選 ......(詳全文)
2005-03-08 01: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