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香港傳言:中共中央要檢討一國兩制。二,一國兩制是分裂地區趨向一國一制的過渡型式;終極型式是一國一制!不管如何檢討,不可能背道而行!三,分裂地區,為了維護既有權利,必然極力抗拒;因此,統一之道,最終,不可避免的必然使用武力。四, ......(詳全文)
2019-11-13 03:20:00 |
加拿大籍香港歌手何韻詩來台參加挺港遊行活動,遭到統促黨潑漆攻擊。這樣不尊重他人的行徑不僅是犯罪行為,也是台灣民主的負面表現。就此,政府迅速將潑漆者移送法辦,所有人都應該全力支持。但引人注意的,是政府的「積極」程度,令人吃驚。這個案 ......(詳全文)
2019-11-12 03:10:00 |
在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日本早已覬覦印尼的豐富自然資源(見圖1),特別是在1937年7月入侵中國華北,必須仰賴進口原料,譬如55%的原油必須仰賴美國供給、25%來自荷屬東印度群島。荷蘭東印度政府在1941年追隨美國對日本實施禁運,日本軍方的「南進 ......(詳全文)
2019-11-12 03:10:00 |
「韓粉」,是這一年來台灣政治非常值得討論的現象。而「知識藍」與「年輕人」極度厭惡韓國瑜與韓粉,簡直不屑為伍的態度,同樣是有趣的現象。我們可以想想,「厭韓者」為什麼會這樣?韓粉的心裡又是怎麼想的?在「厭韓者」看來,許多韓粉(在網路上 ......(詳全文)
2019-11-11 03:10:00 |
為什麼明明爭議很大,民進黨還是硬要提名李進勇擔任中央選舉委員會的主任委員呢?辦理選務,當然是要要中立公正,「超黨派」執行法律是必要的條件。中央選舉委員會組織法第三條明文規定,中選會委員必須是「公正人士」。這位從1992年就擔任立委與各 ......(詳全文)
2019-11-10 20:00:00 |
四月七日是紀念鄭南榕先生的「言論自由日」。然而,自命繼承鄭南榕「百分之百言論自由」遺產的民進黨與其支持者,這段時間是怎樣捍衛言論自由的呢?他們做的,剛好與鄭南榕先生倡議的言論自由完全相反—凡是讓政府、執政黨,或社會上多數人討 ......(詳全文)
2019-11-09 03:20:00 |
每當有政治抗爭事件,最壞的不是支持者也不是反對者,而是那些滿口正義嘴炮,慫恿「別人」去衝撞,但自己遇事就撇清躲起來的那種人。他們唯恐天下不亂,還經常譴責不當衝組的人。然而弄了半天,他們只是自己想從衝突中獲利而已。「別人家孩子死不完 ......(詳全文)
2019-11-08 03:10:00 |
選舉將至,「憲政改革」之聲再度揚起,許多人期待「修憲時刻」的到來。在此同時,卻也可能是再一次拿幻想的憲法烏托邦,來貶抑中華民國憲法的時刻。作為一個憲法學人,我要提醒,這種抬頭看雲端卻不低頭看腳邊的態度,是臺灣民主憲政最不好的政治文 ......(詳全文)
2019-11-06 03:20:00 |
屏東原本立委三席,年初選區調整,只剩下屏北、及屏南兩區;後者由現任立委莊瑞雄拼連任,前者則有鍾家濱、及蘇震清兩位雙龍搶珠。經過黨主席卓榮泰出面協調,蘇震清高喊「團結由我開始」後宣布退出初選,同意轉跑道參選不分區。沒有想到在上個月中 ......(詳全文)
2019-11-06 03:10:00 |
臺灣的政治對立越來越嚴重。有人認為這是來自統獨對立,有人則說這是源自世代差距。這都沒錯,但統獨對立與世代差距,自古有之,為何近年來更加嚴重?在我看來,政治衝突加劇且難以化解的原因之一,是政治從「管理眾人之事」、「公共政策之決定」的 ......(詳全文)
2019-11-05 03:20:00 |
看人要看本質,政黨要看結構和歷史!不是看形式和噱頭。對於大選總統和各政黨的看法,從來沒有改變(查看本人之前po文即知)回應 Michelle Lin 的要求,將過去的po文和Michelle lin期待的答案,綜合簡答如下:一,蔡賴配從來沒有變!為了權謀演戲, ......(詳全文)
2019-11-05 03:10:00 |
一些社運、學界、及小黨倡議調整選舉制度,也就是將目前的日本式並立制改為德國式的聯立制,希望能增加小黨進入國會、進而達到舒緩兩極對立的目標。所謂的並立制是單一選區與政黨比例各自產生,相加起來就是國會總數,也就是混合制;相對地,聯立制 ......(詳全文)
2019-11-05 03:10:00 |
韓國瑜的移民政策政見,要將「未納保懷孕新移民納入全民健保」。這個立意良善而且合理的措施,居然在綠黨以及部分網友的口中,被刻意扭曲成了完全不同的「中國孕婦納健保」,進而惹來「浪費健保資源」的批評。從此可以看出,政治上的「謠言」有多麼 ......(詳全文)
2019-11-04 03:20:00 |
韓國瑜市長最近提到「修憲讓總統兼任行政院院長」一事,雖然沒有具體修憲計畫,但也的確提醒多年來,中華民國總統「有權無責」的現象,似乎還沒解決。但,這真的是憲法體制的問題嗎? 由於在憲法上,直接由總統所為的公權力行為並不多,絕大部分的 ......(詳全文)
2019-11-03 03:20:00 |
猶記 1991年的「獨臺會事件」,讓人民驚覺當時的刑法一百條「內亂罪」,會成為政府箝制人民言論自由之工具。已故的林山田教授等人發起「廢除刑法一百條」運動,並成立「一まま聯盟」。筆者當年也躬逢其盛,參與了街頭遊行,並在臺北車站靜坐。最後 ......(詳全文)
2019-11-02 03:2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