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央研究院勞思光院士領銜連署發起的民主行動聯盟,5月4日在台北宣佈成立。民聯以「推動優質民主、促進族群和諧、建立理性文化」為訴求,發表宣言《民主深化還是民粹極權》,誓言發起再啟蒙新文化運動,並推動4項主要任務:協助凝聚所有在 ......(詳全文)
2006-03-26 02:00:00 |
台灣第12任中華民國總統大選結果,民主進步黨以0.228%的些微差距險勝中國國民黨與親民黨聯盟。選情原本看好的國親聯盟無法接受此一結果,乃歸咎於陳水扁和呂秀蓮在選前於台南市遭遇槍擊事件,指控該事件系出自於陳呂指揮國家安全系統的自編自 ......(詳全文)
2006-03-25 02:00:00 |
首先要向發表人以及主辦單位東海大學政治學系致歉的是﹐我因為在台北編寫書籍的工作到了最後階段而臨時無法分身﹐所以不克前來東海親自參加研討會﹐對於相關人員所造成的困擾﹐心中著實感到不安。但也感謝王同學容許我以書面評論稿代替口頭髮 ......(詳全文)
2006-03-23 02:00:00 |
台商要文明對待中國勞工
另外一點,就是我在中華大學提過的,台灣有很多台商在大陸經營企業、工廠。為什麼有那麼多台商過去?很多原因,但其中有一個不正當的原因是:因為台灣的《勞動基準法》對勞工的保障,是這些資本家不願意去付出的,所 ......(詳全文)
2006-03-22 02:00:00 |
美國政府最近的一些動作,讓不少人都看出它在亞洲的戰略規劃,正在進行重大的調整,而相關調整跟部署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去因應快速崛起的中國。雖然不是一翻兩瞪眼地進行對中國的圍堵,但美國的戰略態勢跟外交準備,還是朝這個方向來進行的。 ......(詳全文)
2006-03-22 02:00:00 |
談人道主義、人本主義,而不要求選舉一步到位
第三點,我們要談到什麼是「民主」的概念。
很多人質疑台灣實施的「選舉的民主」,認為它事實上並不是很成功,因為有許多基本民主價值,比如說,對人性尊嚴、對人格的尊重和對等、平等對待等等 ......(詳全文)
2006-03-21 02:00:00 |
孫中山的三民主義論述:提供對話的空間
怎麼樣才能夠讓中國大陸人民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我們支援中國民主運動或宣揚民主價值的時候,不要感覺到我們是在跟它搞對抗或者在延續過去冷戰的思維?我認為,既然我們知道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或 ......(詳全文)
2006-03-20 02:00:00 |
泰國的國內政情,最近一個星期開始出現一些值得重視的變化。泰國總理塔信,從先前的態度強硬,表示絕對不會因為反對黨跟民眾示威的壓力而下台,更表示只有泰皇開口才有可能讓他離開總理的職務,到最近上街頭抗議的泰國民眾愈來愈多高達十幾萬 ......(詳全文)
2006-03-20 02:00:00 |
我是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目前在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服務。今天這個座談會,是我主要負責協助籌劃的。我是在投稿《民主論壇》的過程中,跟洪哲勝會長經常在網路上聯繫,才對洪會長和他目前從事的民主運動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因為知道 ......(詳全文)
2006-03-19 02:00:00 |
對於未來外交與大陸政策,筆者要從促進人權外交與中國民主化的角度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支援亞洲與中國大陸人權與民主運動
台灣民主基金會應提供經費支援亞洲與中國大陸人權與民主運動。但因它終究具有強烈之官方色彩,故而它應與國內、 ......(詳全文)
2006-03-18 02:00:00 |
台灣民主之旅的安排與意義
美國紐約民主亞洲基金會於今年3月23日至30日,由黃再添、楊淑卿副會長夫婦領隊、邀請了胡平、唐柏橋、莫莉花(筆名茉莉)、跋熱.達瓦才仁、謝嘉平、以及林保華(筆名凌鋒)與楊月清夫婦訪問台灣,進行為期一週的 ......(詳全文)
2006-03-17 02:00:00 |
1971年4月,美國將琉球以及包括釣魚台列島在內的南西群島移交日本,海內、外乃爆發保釣學生運動。保釣運動的熱情更迅速轉化為期待國民黨政府落實政治革新的壓力。中國文化學院政治學系教授周道濟發表《我國中央民意代表的新陳代謝問題》,引 ......(詳全文)
2006-03-16 02:00:00 |
伊朗核子問題的解決,愈來愈到了關鍵性的攤牌時刻。國際原子能總署預計在下星期要聯合國安理會來提出所謂的”報告”,因此在報告還沒提出之前,還有很多可能的談判空間,這其中包括了伊朗跟國際原子能總署之間的互動,以及聯合國安理會主要大 ......(詳全文)
2006-03-16 02:00:00 |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在實效上,於動員戡亂時期具有位階高於《憲法》的效力。過去憲法學界喜歡爭論《臨時條款》的法律性質,最後總有戰時憲法和憲法破棄兩種極端的見解出線。其實,從實效性來看,它不折不扣是戰時憲法。因為,它的內容對 ......(詳全文)
2006-03-15 02:00:00 |
在世界冷戰結構中形成的台灣黨國威權體制,在東亞、蘇聯、東歐民主與獨立浪潮的衝擊下,順應時勢,從善如流,而於冷戰結構瓦解、世界新秩序重組全球化的時代來臨之際,進行由上而下一黨領導的變革,在公元1990年代,歷經六次的修憲,終結了動 ......(詳全文)
2006-03-14 02:00:00 |